《点绛唇·金谷年年》原文赏析

  • diǎn
    jiàng
    chún
    ·
    jīn
    nián
    nián
  • [
    sòng
    dài
    ]
    lín
  • jīn
    nián
    nián
    luàn
    shēng
    chūn
    shuí
    weí
    zhǔ
    huā
    luò
    chù
    mǎn
    yān
  • yòu
    shì
    cháng
    tíng
    wáng
    sūn
    shǔ
    nán
    beǐ
    dōng
    西

原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典故送别点绛唇

创作背景

林逋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才华而闻名。他不追求名利,选择独自隐居在西湖孤山上,以种梅养鹤来自娱。尽管他追求与世无争,但他仍然渴望友情的慰藉。因此,他的朋友张先等人经常来拜访他。

公元1007年,林逋的一位好友即将离开,他感到非常伤感和离愁别绪。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借用了春草的意象来吟咏。春草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它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能够顽强地生长。林逋通过吟咏春草,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

这篇创作背景描绘了林逋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他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然而,他并不是完全与世无争,他仍然渴望友情和人际交往。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情和离愁别绪的情感。通过借用春草的意象,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界中,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抒发。这种独特的创作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 《点绛唇·金谷年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以描写一幅荒凉无主的园林为主题,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和离别的惆怅之情。

首先,词人运用典故,描述了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通过使用“乱生”二字,突出了园林的荒芜之状。而“谁为主”的叹问,则点明了园林荒凉无主的状态,同时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

接下来,词人通过渲染细雨中的情景,进一步衬托了无主荒园的凄凉。描写了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随着细雨飘逝“满地”。这一描写既展示了广阔的境界,又表达了婉伤的情调。虽然写的是雨中落花,但其中蕴含了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后面的离别情感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几句则写了离别之情。其中“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一句,将情景与离别交融在一起。长亭是古人送行饯别之地,这里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这一特定时刻,刻画出了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

最后的“王孙”三句,则是整首词的主旨所在。词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这一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的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

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属于婉约一派。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词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人世沧桑的慨叹和离别的惆怅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绛唇·金谷年年》赏析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介绍了两首古代诗词《金谷园》和《点绛唇》的特点和意境。

首先,文章提到《金谷园》描绘了金谷园的荒芜景象,用“乱生”形容春色的繁茂,暗示了园中的荒凉和无主。同时,诗中的“谁为主”一问,不仅指出了园中的无主状态,还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沧桑和繁华富贵的感慨。

接着,文章介绍了林逋的《点绛唇》这首咏草的佳作。诗中以拟人手法,描写了离愁别绪和离别的情感。诗词语言美丽,意境更加深远,被历代读者称赞为咏物词中的佳作。整首词将咏物和抒情融为一体,通过描写春草表达了作者的离愁之情。

文章还分析了词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如“余花”和“满地和烟雨”,这些句子通过描写雨中凋零的花朵和草盛人稀的景象,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惆怅。

最后,文章指出词的结尾处以景写情,渲染了无限的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像。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柔婉,属于婉约派的作品。 《点绛唇·金谷年年》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林逋的照片
林逋

林逋(967-1028),字君复,汉族,出生于浙江大里黄贤村(也有一说是杭州钱塘)。他从小就非常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据记载,他性格孤高自好,喜欢恬淡的生活,不追求荣利。长大后,他曾经漫游江淮地区,后来隐居在杭州西湖,建造了庐山上的住所。他经常驾驶小船游览西湖的各个寺庙,与高僧和诗友交往。每当有客人来访,他会让门童子放飞鹤,只要看到鹤,林逋就会划船回来。他创作的诗歌随意而来,随意而弃,从不保留。1028年(天圣六年)去世。他的侄子林彰(朝散大夫)和林彬(盈州令)一同前往杭州,举行了完整的治丧仪式。宋仁宗赐予他谥号“和靖先生”。

猜您喜欢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代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

唐代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