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原文赏析

  • zuò
    shòu
    寿
    táng
    yīn
    shū
    jué
    zhì
    zhī
  • [
    sòng
    dài
    ]
    lín
  • shàng
    qīng
    shān
    duì
    jié
    fén
    tóu
    qiū
    xiāo
    shū
  • mào
    líng
    qiú
    gǎo
    稿
    yóu
    céng
    fēng
    shàn
    shū

原文: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相关标签:人生抒怀志向品格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我生前,我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建造了庐舍,而在我死后,我的坟墓应该是秋色萧索的。如果有一天皇帝要搜寻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我从来没有写过关于封禅的书。

注释:寿堂是指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这里指的是坟墓。书指的是书写。一绝是指一首绝句。志是指记。青山指的是青葱的山岭,这里指的是西湖孤山。结庐是指构筑房舍。萧疏的意思是寂寞、凄凉。茂陵是指汉武帝陵墓,这里指的是汉武帝。遗稿指的是前人遗留下的手稿。封禅书指的是司马相如言封禅事的遗书。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林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都以梅花为主题进行创作,并且非常注重自己死后的声名。据史书记载,林逋和他的兄长林和靖(林逋的字是和靖)年事已高,他们决定在庐山的一侧建造自己的墓地。在他们建造寿堂的过程中,林逋写下了一首诗,名为《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这首诗应该是林逋在临终前明确表达自己志向的作品。

林逋一生都以梅花为主题进行创作,他深深热爱梅花的坚韧和傲然不群的品质。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傲立,给人以勇敢和坚持的力量。因此,他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留下一个寿堂,以表达自己对梅花精神的追求和对自己声名的重视。

在《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这首诗中,林逋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崇敬和对自己声名的追求。他用诗句描绘了自己建造寿堂的过程,以及他希望自己的墓地能够成为后人传颂的地方。这首诗不仅是林逋临终前的明志之作,也是他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总结和寄托。

林逋的创作背景是他对梅花精神的追求和对自己声名的重视。他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流传下去,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因此,他在临终前决定建造自己的寿堂,并写下了《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精神和声名的追求。这首诗成为了他临终前的明志之作,也是他对自己一生创作的总结和寄托。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林逋的这两句诗则是表达了他对于虚伪奉承的鄙视和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林逋一生的描述,展现了他清苦隐逸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德追求。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不追求荣利,而是热爱古代文化,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他选择在湖上青山结庐,与湖心孤山相对,这是他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他生前的写照。而修竹萧疏的坟墓则象征着他身后的寂寞和冷落。这两句诗通过对庐和坟的描写,将林逋的一生生动地展现出来。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林逋对于名利的淡漠态度。他的诗集中只有五联存世,其他的诗篇都被他自己摘除了。他曾说过不想以诗名一时,更不希望被后世所记住。然而,好事者却窃取了他的诗稿,所以还有数百篇遗稿流传下来。而“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这两句诗则是他对于自己高洁品德的自慰。他庆幸自己的遗稿中没有像司马相如那样的阿谀谄媚之作,表达了他对于虚伪奉承的鄙视和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林逋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清苦隐逸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德追求。他选择了清贫的生活,追求淡泊宁静,对于名利和虚伪奉承持有鄙视态度。这首诗通过对庐和坟的描写,将林逋的一生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于虚伪奉承的鄙视。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林逋的照片
林逋

林逋(967-1028),字君复,汉族,出生于浙江大里黄贤村(也有一说是杭州钱塘)。他从小就非常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据记载,他性格孤高自好,喜欢恬淡的生活,不追求荣利。长大后,他曾经漫游江淮地区,后来隐居在杭州西湖,建造了庐山上的住所。他经常驾驶小船游览西湖的各个寺庙,与高僧和诗友交往。每当有客人来访,他会让门童子放飞鹤,只要看到鹤,林逋就会划船回来。他创作的诗歌随意而来,随意而弃,从不保留。1028年(天圣六年)去世。他的侄子林彰(朝散大夫)和林彬(盈州令)一同前往杭州,举行了完整的治丧仪式。宋仁宗赐予他谥号“和靖先生”。

猜您喜欢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送顿起

宋代 苏轼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红芍药·人生百岁

宋代 王观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