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执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⑴。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诗歌创作,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建安风骨。著名作家鲁迅评价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除了文学才华,曹操还擅长书法,尤其擅长章草。唐朝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为“妙品”。
曹操于220年正月庚子去世,享年66岁。他的一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曹氏文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