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七夕句: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光鹊影:月亮之光,鹊桥之影。伯劳:鸟名,又名鵙。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蟪蛄:蝉的一种,吻长,黄绿色,夏秋能鸣。婺女:又称“女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鸳机:织锦机。
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为“乞巧节”,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
- 银河:银河系,指天空中的一条明亮的带状星云。
- 清浅:明亮而浅淡。
- 白云微:微弱的白云。
- 蟾光:指月亮的光芒。
- 伯劳:一种鸟类,又称为鵙,常常在夜晚飞翔。
- 每恨:每次都感到遗憾。
- 蟪蛄:一种蝉的品种,夏秋季节会发出鸣叫声。
- 怜婺女:怜惜婺女,指对婺女星的喜爱和关注。
- 几回:几次。
- 娇妒:因嫉妒而生气。
- 鸳机:指织锦机,象征着织女的工作。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译文及注释详情»
七夕句:用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荆楚岁时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孙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又《风俗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蟾光鹊影:指月亮的光芒和鹊桥的倒影。
伯劳:一种鸟名,又称鵙。
蟪蛄(huìgū惠姑):蝉的一种,吻长,黄绿色,夏秋能鸣。
婺女:又称“女宿”,是星名,属于二十八宿之一。
鸳机:指织锦的机器。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注释详情»
这篇评析对于这首词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析。首先,评析指出这首词以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含蓄的描写展现了年轻男女的幽会,两情依依。其次,评析提到词中对于自然现象如“蟪蛄”、“婺女”等进行了人格化的描写,表现了女子妒人多欢而己少欢的幽恨。最后,评析认为整首词流畅深沉,含蓄耐思,对于《栩庄漫记》中将其评为“意浅辞庸,味如嚼蜡”的评价表示不认同。
整体来看,这篇评析对于词的主题、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于词的价值和评价也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但是,评析的内容较为简单,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述和论证,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词的分析和评价。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评析详情»
毛文锡,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出生地为高阳(今属河北),也有一说为南阳(今属河南)。年仅十四岁时,他便考中进士。后来他前往蜀地,跟随王建,并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的官职。他还升任文思殿大学士和司徒。然而,蜀国灭亡后,他随王衍归降唐朝。不久之后,他再次投靠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一起以小词受到孟昶的赏识。他在《花间集》中被称为毛司徒。他著有《前蜀纪事》和《茶谱》,并留下了32首词作品。现在有王国维编辑的《毛司徒词》一卷。关于毛文锡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