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隋堤柳》原文赏析

  • liǔ
    hán
    yān
    ·
    suí
    liǔ
  • [
    dài
    ]
    máo
    wén
  • suí
    liǔ
    biàn
    páng
    jiā
    àn
    绿
    yīn
    qiān
    lóng
    zhōu
    fèng
    lán
    xiāng
    jǐn
    fān
    zhāng
  • yīn
    mèng
    jiāng
    nán
    chūn
    jǐng
    hǎo
    liú
    bǎo
    shēng
    weì
    jìn
    héng
    liú
    suǒ
    chūn
    chóu

原文: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相关标签:柳树讽刺柳含烟

译文及注释

隋堤(dī)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gě)木兰香,锦帆张。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汴河:又称“汴水”、“汴渠”。龙舟:船饰为龙状。凤舸:饰为凤凰形的大船。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bǎo)。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 《柳含烟·隋堤柳》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隋堤是在隋炀帝统治时期开通的济渠沿线修建的堤坝。济渠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隋炀帝下令修建这条运河以便于水运交通。隋堤因此得名。

汴河:又称“汴水”、“汴渠”,河道屡变,隋以后,在河南商丘县南,向东南流,入安徽省境,经宿县、灵壁、泗县入淮河。隋炀帝往江都,经此河。今已废。汴河是古代的一条重要水道,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运河之一。它在隋朝以后的河南商丘县南开始,向东南流经安徽省,经过宿县、灵壁、泗县最终注入淮河。隋炀帝曾经乘船经过汴河前往江都。然而,现在汴河已经废弃不再使用。

龙舟:船饰为龙状。龙舟是一种船只,其船身装饰成龙的形状。龙舟通常用于划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的一项水上运动。

凤舸:饰为凤凰形的大船。凤舸是一种大型船只,其船身装饰成凤凰的形状。凤舸通常用于庆祝活动或重要场合,是一种豪华的船只。

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木兰是一种树木的名称,这里指的是用木兰树制成的船只。木兰树有香气,因此船身用木兰树制成。

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流苏是一种装饰物,由丝绸或其他材料制成,下垂呈丝缕状。流苏常常用于车马、帐幕等物品上,增添华丽感。

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笙歌是对音乐的泛称,这里指的是欢乐的场面。笙歌常常用来形容热闹喜庆的氛围。

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横流是指水流不按照原来的方向流动,这里用来暗喻天下大乱的局势。横流表示混乱和动荡。 《柳含烟·隋堤柳》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评析主要围绕词的内容和表达手法展开,对于词中对隋炀帝的批评和对历史教训的揭示进行了分析。

首先,词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咏柳的方式来讽刺隋炀帝的荒淫无度。上片描写了隋炀帝在锦帆龙舟下汴河的场景,以及他的铺张浪费。这一描写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隋炀帝的奢侈和挥霍,暗示了他对国家财政的浪费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其次,下片则着重揭示了隋炀帝的荒淫行为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其中,“笙歌”一句特别引人注目,通过将繁盛转为破亡的历史教训进行了点明。这句话的韵味和意境,使得整个词的批评意义更加深远。通过这样的揭示,词作者不仅仅是对隋炀帝的个人行为进行了批评,更是对历史教训进行了思考和警示。

总体来说,这篇评析对于词的内容和表达手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对词中对隋炀帝的批评和对历史教训的揭示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词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这篇评析对于词的分析和解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柳含烟·隋堤柳》评析详情»

毛文锡

毛文锡,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出生地为高阳(今属河北),也有一说为南阳(今属河南)。年仅十四岁时,他便考中进士。后来他前往蜀地,跟随王建,并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的官职。他还升任文思殿大学士和司徒。然而,蜀国灭亡后,他随王衍归降唐朝。不久之后,他再次投靠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一起以小词受到孟昶的赏识。他在《花间集》中被称为毛司徒。他著有《前蜀纪事》和《茶谱》,并留下了32首词作品。现在有王国维编辑的《毛司徒词》一卷。关于毛文锡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猜您喜欢

蝶恋花

五代 冯延巳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情处。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醉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五代 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五代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