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月圆之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宫廷歌舞酒宴。在登场之前,首先进行了化妆。由于是晚妆,为了适应舞场和烛光,画眉点唇,都使用了浓艳的色彩。宫娥们刚刚化完妆的一刻,显得多么光彩照人啊!妆毕后,美女们在春殿上整齐地排列队伍,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尽管是一队队娇娘的行列,但看起来却给人一种军旅的浩荡感觉。
歌唱结束,宴会散场,月光更加明亮。立即命令随从将红烛全部熄灭,只听马蹄声,踏着月光一路回去,才发现歌舞虽然结束,但余兴未尽!
注释:
此词的曲调是《木兰花》,《全唐诗》的注解说:“一名《玉楼春》,一名《春晓曲》,一名《惜春容》。”《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版本中有题为“宫词”的作品。
晚妆:也有作“晓妆”。《全唐诗》中作“晓妆”。晓妆初了,指晓妆刚刚结束。明肌雪:形容肌肤明洁细腻,洁白如雪。
嫔娥:宫中的妃嫔和宫女。
鱼贯:像游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排列。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排列。
凤箫:凤凰箫。泛指管乐器。
水云:指水和云相接的地方。
重按:一再按奏。
霓裳(ní cháng):《霓裳羽衣舞》的简称,是唐代著名的法曲。
歌遍彻: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唐宋大曲是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若干小曲而成,也称为大遍。其中各小曲也有称为“遍”的。有一种说法是遍、彻都是指曲调中的名目。根据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所说:“彻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也有一种说法是指花瓣,花的碎片。如许昂胃的《词综偶评》中说:“疑指落花言之。”
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建而成,设在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地方作为遮拦用。
情味:指情趣。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他在位期间,南唐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这首词描述了李煜在位初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
在南唐全盛时期,宫廷文化达到了巅峰。李煜是一位文艺才子,他对音乐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夜幕降临,宫廷中的歌舞宴会就开始了。宫廷里的舞姬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丝绸舞扇,轻盈地舞动着。他们的舞姿婀娜多姿,如仙子般飘逸动人。
宫廷中的音乐也是极其精彩的。乐师们吹奏着笛子、箫、琵琶等乐器,奏出悠扬动听的旋律。音乐声在宫廷中回荡,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李煜坐在宝座上,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心情愉悦。
宴会上,美食佳肴摆满了宴席。珍馐美味让人垂涎欲滴。宫廷中的官员们和贵族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各种美食,畅谈着天下大事。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宫廷,气氛热烈而欢快。
这首词描绘了李煜前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宫廷中的歌舞、音乐和美食让人们感受到了南唐文化的繁荣和独特魅力。这也反映了李煜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这首词成为了南唐文化的一部分,留下了宫廷盛况的美好记忆。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创作背景详情»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