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梅》原文赏析

  •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
    meí
  • [
    sòng
    dài
    ]
    fàn
    chéng
  • wǎn
    qíng
    fēng
    xiē
    chūn
    weī
    zhé
    mài
    mài
    huā
    shū
    tiān
    dàn
    yún
    lái
    shǔ
    zhī
    xuě
  • shèng
    jué
    chóu
    jué
    qíng
    shuí
    gòng
    shuō
    weí
    yǒu
    liǎng
    xíng
    yàn
    zhī
    rén
    huà
    lóu
    yuè

原文: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梅花怅惘孤独写景霜天晓角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的寒冷已经逐渐消退,傍晚时天空放晴,雨停了。几枝寒梅矗立在风中,浮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梅花洁白如胜过雪。这景色真是绝美,让人的忧愁情绪无限。面对如此美景,我感到无比寂寞孤单,想要倾诉心中的忧伤。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自坐在高楼上,思念着心爱的人。

注释:霜天晓角:词牌名,因林逋咏梅词有“霜洁”、“晓寒”、“玉龙三弄”而得名。又名《月当窗》等。是一种双调四十三或四十四字的词牌,有仄韵和平韵两种体裁。

春威:初春的寒冷气候。俗称“倒春寒”。

脉脉:形容深情款款的样子。

胜绝:景色极其美丽,人也极度忧愁。 《霜天晓角·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勾勒出了人物的孤寂和忧愁。整首词以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寂寞,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词的上阕以描写景色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傍晚的美丽景色。词人运用了“晚晴风歇”、“花疏天淡”等词语,将梅花和天空的美景相结合,给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感觉。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梅花的含情和天空的宁静。

下阕则以“胜绝”来概括上阕的景色之美和人物的忧愁。词人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对比,表达了景物美丽而人物愁苦的矛盾之处。这种矛盾的统一正是词人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交织,使词中的情感更加深刻。

词的结尾部分通过描写雁和楼、月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人物的孤寂和忧愁。词人通过雁的低飞和楼上的人物,表达了人物的寂寞和渴望。词中的雁和楼、月的描写,与上阕的梅花和天空形成了呼应,使整首词更加有层次感和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描写,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人物的孤寂忧愁。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词中的情感更加深刻,给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感觉。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忧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霜天晓角·梅》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照片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汉族诗人。他出生在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被誉为南宋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范成大最初受到江西派的影响,后来开始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题材广泛,但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们都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对于南宋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成大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传诵和赞赏。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真实生动,深受读者喜爱。范成大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融入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范成大的逝世年份为1193年,享年67岁。他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被追谥为文穆,以表彰他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猜您喜欢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代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暗香疏影

宋代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 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