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原文赏析

  • yīng
  • [
    táng
    dài
    ]
    luó
    yǐn
  • hèn
    diāo
    lóng
    cuì
    cán
    jiāng
    nán
    nuǎn
    lǒng
    西
    hán
  • quàn
    jūn
    yòng
    fēn
    míng
    fēn
    míng
    chū
    zhuàn
    nán

原文: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相关标签:咏物抒怀惆怅苦闷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不要怨恨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也不要痛恨翠绿的毛被剪得残缺不全,江南气候温暖,而你的老家陇西十分寒冷。劝你不要把话说得过于清楚,话说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爱,要想飞出鸟笼就更难了。

注释:雕笼:雕花的鸟笼。翠羽残:笼中鹦鹉被剪去了翅膀。陇西: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以西,古传说为鹦鹉产地,俗称其为“陇客”。君:指笼中鹦鹉。分明语:学人说话说得很清楚。出转:指从笼子里出来获得自由。 《鹦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罗隐投靠江东,受到钱镠礼遇之时创作的。尽管罗隐选择了“偏安江南”,但他仍然思念唐代国都长安,仍然怀念自己报效唐皇的理想。他感到苦闷,却又无法发泄。因此,他创作了这首《鹦鹉》小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罗隐以鹦鹉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无奈。鹦鹉是一种善于模仿人类语言的鸟类,它们可以学会说一些词语,但却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罗隐将自己比作一只鹦鹉,表示自己虽然能够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愿望,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回应和理解。

这首诗反映了罗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身处江南,远离了唐朝的繁华都市长安,无法实现自己报效唐皇的理想。他感到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鹦鹉,无法自由飞翔,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通过这首诗,罗隐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回到长安,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又感到无力改变现实。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使他感到苦闷,而这首《鹦鹉》小诗成为了他发泄情感的出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罗隐投靠江东,思念唐代国都长安,无法实现自己报效唐皇理想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以鹦鹉为象征,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这首诗成为了他发泄情感的方式,展现了他的苦闷和无助。 《鹦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祢衡的《鹦鹉赋》和罗隐的一首诗进行比较和解读。《鹦鹉赋》是祢衡托物言志的作品,通过借用鹦鹉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遭遇和心理。而罗隐的诗与之相类似,也表达了自嘲和自解的矛盾心理。

赏析首先解读了《鹦鹉赋》中的两句诗:“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诗人用这两句话来安慰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告诉它虽然不能自由飞翔,但这个地方比它的老家要暖和。然而,细心的人可以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即尽管现在不愁温饱,但不能奋翅高飞仍然让人感到遗憾。这与罗隐的境遇相似,他在唐末纷乱时世中怀有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大半辈子,直到五十五岁才找到安身之地。这两句诗明显写出了罗隐的自嘲和自解的矛盾心理。

接下来,赏析解读了《鹦鹉赋》中的另外两句诗:“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诗人以告诫的口吻对鹦鹉说,不要说话太明白,否则出去就更难了。这里含蓄地表达了语言不慎可能招祸的意思,为了避免祸患,必须慎言。然而,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自我比况,因为罗隐在江东受到钱镠的礼遇,但他的愤世嫉俗和好为讥刺的习气难以改变,因此对钱镠产生了某种疑惧心理。

最后,赏析指出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通过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际上是劝自己,而劝自己则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整首赏析淡淡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意味深长。 《鹦鹉》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罗隐的照片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出生在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出生地为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在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时,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但历经七年却未能中举。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他自编了一本名为《谗书》的文集,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憎恶。罗衮曾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之后,他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但最终仍然未能中举,被称为“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在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他55岁时回到家乡,依附于吴越王钱镠。在钱镠的支持下,罗隐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位。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罗隐去世,享年77岁。

猜您喜欢

赠妓云英 / 嘲钟陵妓云英

唐代 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卿未嫁 一作:君未嫁)

牡丹花

唐代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魏城逢故人 / 绵谷回寄蔡氏昆

唐代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