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身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注释:
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表示春来意与非常阑珊。
却来:又来,再来。
小蘋:当时歌女名。
心字罗衣:未详。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说亦未必确。疑指衣上的花纹。”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远,但太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前人记诵广博,于创作时,每以联想的关系,错杂融会,成为新篇。此等例子正多,殆有不胜枚举者。
彩云:比喻美人。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几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与一些歌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词作中,经常出现对歌女的怀念和描写。其中,《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一词中的“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伊寄小莲”一句,就是他对歌女的回忆和寄托。这首词描述了他对青楼时光的怀念,以及他通过写词将思念寄托给歌女的情感。
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也是晏几道众多怀念歌女词作中的一首。这首词以梦为背景,描绘了晏几道在梦中与歌女相遇的情景。他在梦中看到了高锁的楼台,听到了歌女的歌声,感受到了歌女的美丽和魅力。这首词表达了晏几道对歌女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晏几道的词作中充满了对歌女的赞美和怀念,他通过词语的抒发,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寄托给了歌女。这些词作不仅展现了晏几道对歌女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歌女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晏几道的创作背景中,歌女是他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情感的寄托。这些词作成为了晏几道文学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创作背景详情»
恨”是指作者在去年的春天与小苹分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而“却来时”则表示这种思念之情在此刻又再次涌上心头。接下来的描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落花纷飞,人独自站立,燕子在微风中双双飞翔,这些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增强了词中的意境和感染力。
第三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小苹的思念之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景色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勾起了作者对小苹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相得益彰,使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层“相思枫叶丹青,绿波依旧,凉月无声。”这三句是对小苹的思念之情的最终表达。相思枫叶丹青,绿波依旧,凉月无声,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小苹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相思之情。相思枫叶丹青,表达了作者对小苹的思念如画,绿波依旧,凉月无声,则表达了作者对小苹的思念之情如水般深沉而静谧。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将作者对小苹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通过对梦境、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将作者对小苹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深情而细腻。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这首词在作者众多的怀念歌女词中独具特色,是一首值得品味和赏析的佳作。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赏析详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