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湖平春水》原文赏析

  • shān
    ·
    píng
    chūn
    shuǐ
  • [
    sòng
    dài
    ]
    zhōu
    bāng
    yàn
  • píng
    chūn
    shuǐ
    líng
    xìng
    yíng
    chuán
    weǐ
    kōng
    cuì
    jīn
    qīng
    yóu
    jīng
    wǎn
    lái
    cháo
    shàng
    shā
    hén
    shān
    yún
    jiàn
    niǎo
    píng
    fēng
  • zhōu
    láng
    xìng
    huáng
    mào
    qīn
    yún
    shuǐ
    luò
    meì
    cāng
    zhōu
    fàn
    zhào
    yóu
    weì
    xiāo
    jīn
    guǎn
    gòng
    meǐ
    rén
    yóu
    yīn
    shèn
    yān
    chú
    gēng
    meǐ

原文: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相关标签:羁旅抒情愁绪蓦山溪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的湖水平如明镜,菱荇缠绕在船尾。眼前绿意盎然,水雾迷蒙,扑入游人的衣襟,轻轻拍着桹,水里的游鱼都避让开来。傍晚潮水来临,淹没曲折绵延的岸沙。四面环绕着青山。云霞渐渐升起。飞鸟从这重叠的山峦经过。
周郎兴致闲适,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落日晚霞使得水滨之地更显艳美,自由自在地划船桨,意犹未尽。与吹箫弄笛的美人共游,也比上这番,为什么呢?在这云烟雾气当中,独独偏爱故乡莼羹的美味。

注释:蓦山溪(mò shān xī):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
菱荇(xìng):泛指水草。菱:一种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荇:荇菜,一种浮于水面的白茎紫叶的水草。萦(yíng):缠绕。
空翠:指带露的草木的叶子又绿又亮,像是要滴下水来。
拊(fǔ):拍,击。桹(láng):捕鱼时用以敲船的长木条。
迤逦(yǐ lǐ):曲折绵延。没(mò):淹没。
屏风:喻重叠的山峰。
周郎:作者自称。逸兴:清雅闲适的兴致。
黄帽:指头戴黄帽的船夫。侵云水:指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
媚:娇媚,这里是艳美的意思。沧洲:水滨之地。
棹(zhào):船桨。泛一棹:指用桨划船。夷犹:徜徉,从容不迫、自由自在的意思。
玉箫金管:管乐器的美称,也指吹箫弄笛的美人。
莼(chún)羹美:指隐居的乐趣。 《蓦山溪·湖平春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这首词表达了一个羁旅仕宦者的忧愁。词中流露出的情绪是不再迷恋功名,而要回归自然。同时,词中的“夷犹”一语表现出了在选择舍弃和保留之间的犹豫和矛盾心态。根据这些情感和心态的描写,可以推断这首词是作者中年以后创作的作品。 《蓦山溪·湖平春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蓦山溪》是一首描写春日郊游的词作,作者周邦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词牌,将美景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词牌押了仄尾,使得词的韵脚单韵母且齐口韵,读起来气息绵密扁平,如丝绒的皱纹和水上的痕迹,给人一种绵绵荡远的感觉。

上片描写黄昏时的船行,作者运用了细腻的动词,烘托出一种似有似无的缠绵之感。船行之中,水藻和菱角“紫”绕着船尾,晚来的潮水不急不缓,迤逦地过沙滩,远处的山也如美人一般随意地摆了一个“倚”的姿势。整个描写给人一种温柔和优雅的感觉。

下片则写情,作者巧妙地融入典故,使得词作更加丰富有趣。周邦彦将周瑜形容为一位音乐家,持双桨泛舟夕阳,穿着黄帽青鞋,如同一般文人士子的打扮,展现出江南的风流之美。同时,作者自比周郎,以“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一句,既引用了周瑜的典故,也暗示了自己的情感。

通过对于章法结构的推敲,周邦彦将上片和下片巧妙地连接起来,使得整首词作更加完整。他以自然的美景为起点,转向人文的江南,通过精巧的安排和运用典故,使得词作更加博雅。

总的来说,《蓦山溪》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词牌,将美景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作者周邦彦通过对于章法结构的推敲和运用典故,使得词作更加丰富有趣,展现出江南的风流之美。整首词作读来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如醉如痴。 《蓦山溪·湖平春水》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周邦彦的照片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曾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职务。在徽宗时期,他担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新的词调。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闺情和羁旅,也有一些咏物之作。他的格律非常谨严,语言典丽精雅,尤其擅长长调的铺叙。他被后来的格律派词人所崇拜,被称为“词家之冠”。他的代表作品收录在《清真集》中,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周邦彦于1121年去世。

猜您喜欢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宋代 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青玉案

宋代 周邦彦

良夜灯光簇如豆。占好事、今宵有。酒罢歌阑人散后。琵琶轻放,语声低颤,灭烛来相就。
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惜轻怜转唧口留。雨散云收眉儿皱。只愁彰露,那人知后。把我来僝僽。

侧犯(大石)

宋代 周邦彦

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风定。看步袜江妃照明镜。飞萤度暗草,秉烛游花径。人静。携艳质、追凉就槐影。
金环皓腕,雪藕清泉莹。谁念省。满身香、犹是旧荀令。见说胡姬,酒垆寂静。烟锁漠漠,藻池苔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