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茶送子瞻》原文赏析

  • shuāng
    jǐng
    chá
    sòng
    zhān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rén
    jiān
    fēng
    dào
    chù
    tiān
    shàng
    táng
    sēn
    bǎo
    shū
  • xiǎng
    jiàn
    dōng
    jiù
    shì
    huī
    háo
    bǎi
    xiè
    míng
    zhū
  • jiā
    jiāng
    nán
    zhaī
    yún
    luò
    feī
    feī
    xuě
  • weí
    gōng
    huàn
    huáng
    zhōu
    mèng
    zài
    biǎn
    zhōu
    xiàng

原文: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的地方,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注释:
⑴子瞻:苏轼,字子瞻,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的好友。
⑵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公”。
⑶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⑷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到黄州后,曾在城郊的东坡筑室居住,因自号“东坡居士”。
⑸斛(hú):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
⑹云腴(yú):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
⑺硙(wèi):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⑻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
⑼“独载”句:用范蠡事。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五湖:太湖的别名。 《双井茶送子瞻》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代黄庭坚和苏轼之间的友情和茶文化。黄庭坚是黄庭坚老家出产的双井茶的产地之一,而苏轼则是当时的知制诰,有着政治抱负。黄庭坚看透了宦海的虚伪,而苏轼仍然希望能有所作为。在这个背景下,黄庭坚的亲人给他捎来了一些双井茶,他立刻想到将其分送给好友苏轼品尝,并附上了一首情深意切的诗。这个背景展示了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茶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苏轼的赞赏和支持。 《双井茶送子瞻》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浮游于太湖之上了”来表达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和自由。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各个元素的解读,揭示了作者的用意和情感,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双井茶送子瞻》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代 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宋代 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满庭芳·茶

宋代 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