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项判官》原文赏析

  • sòng
    xiàng
    pàn
    guān
  • [
    sòng
    dài
    ]
    wáng
    ān
    shí
  • duàn
    zhōu
    zhǔ
    luò
    fēng
    qiáo
    kǒu
    shā
    cháng
    guò
    cháo
  • shān
    niǎo
    huá
    huá
    xíng
    rén
    xiāng
    duì
    xiāo
    xiāo
  • shí
    nián
    cháng
    qīng
    jīn
    shí
    qiān
    lái
    feī
    bái
    zhāo
  • shǒu
    zhù
    jūn
    néng
    qiáng
    fàn
    huá
    zān
    cháng
    cóng
    qiào

原文: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相关标签:送别写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江边的渡口,可以看到洲渚上凋零的芦草,以及江桥上飘落的枫叶,午潮已过,送你到江畔的渡口。
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
我们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亲如兄弟,初识时,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
千里迢迢来此,并非受白璧招聘,贪图荣华富贵。
握手祝你多多保重身体,将来定能穿美丽的服装,前途无量。

注释:山鸟: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鹃”,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
泥滑滑:山鸟鸣声。
萧萧:马鸣声。
白璧招: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即以白璧招聘。
强饭:努力加饭,即保重身体。
华簪:华,美也;簪,发簪。即华丽的服饰。
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送项判官》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君能强饭。”这里的“强饭”是指能够吃饱饭,过上富裕的生活。“华簪”是指华丽的发饰,常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女子。这句话是送别者对项判官的祝福,希望他能够过上富裕而幸福的生活。第八句“常得从鸡翘”是指项判官常常能够得到鸡翘这种珍贵的美食。这句话也是送别者对项判官的祝福,希望他能够一直享受美食的滋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写景物、渡口的情景以及与项判官的交谊,表达了送别者对项判官的深情厚意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谐音,使诗意更加丰富多样。同时,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景,展示了自己娴熟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手腕。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送项判官》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照片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霾风

宋代 王安石

霾风摧万物,暴雨膏九州。
卉花何其多,天阙亦已稠。
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
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代 王安石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山田久欲拆

宋代 王安石

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
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
朔云卷众水,惨淡吹平楚。
横陂与直堑,疑即没洲渚。
霍霍反照中,散丝鱼几缕。
鸿蒙不可问,且往知何许。
攲眠露下舸,侧见星月吐。
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