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原文赏析

  • peí
    yáo
    shǐ
    使
    jūn
    huì
    shàng
    rén
    fáng
  • [
    táng
    dài
    ]
    mèng
    hào
    rán
  • dài
    xuě
    meí
    chū
    nuǎn
    hán
    yān
    liǔ
    shàng
    qīng
  • lái
    kuī
    tóng
    jié
    tīng
    wáng
    jīng
  • huì
    zhī
    guān
    kōng
    yàn
    yǒu
    xíng
  • xīn
    yìng
    jiào
    weì
    huáng
    níng

原文: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相关标签:写景抒怀向往

译文及注释

译文: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注释: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jì):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
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迷惑之心。
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交游广泛,与各类人士都有往来,其中僧人是他重要的交游对象之一。孟浩然喜好登游各种佛寺禅居,这不仅是为了欣赏自然风光,更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启迪。

在某个不可考的时间,孟浩然与一位姓姚的州郡长官一同前往拜访一位禅师。这次拜访对于孟浩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可以与禅师交流心灵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禅师是一位修行多年的高僧,他以深厚的禅修功底和智慧而闻名。孟浩然对禅修和禅师的教诲充满了敬意和好奇,他希望能够从禅师那里得到一些启示和指导。

这次拜访的背景是一片宁静的山水环境,禅师的住所位于山间,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孟浩然和姚姓州郡长官一同登山而来,一路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他们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思绪渐渐清晰起来。

当他们到达禅师的住所时,禅师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禅师面容慈祥,目光深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孟浩然和姚姓州郡长官向禅师行礼,表达了他们的敬意和谢意。禅师微笑着接受了他们的礼节,示意他们坐下。

在禅师的指导下,孟浩然和姚姓州郡长官开始了一次深入的心灵对话。他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禅师以他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禅修经验,给予了他们宝贵的指导和启示。孟浩然深受触动,他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和升华。

离开禅师的住所时,孟浩然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之情。他对禅修和禅师的教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次拜访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将成为他创作诗歌的灵感源泉,激发他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创作。

这首诗正是孟浩然在拜访禅师后所作,它表达了他对禅修和禅师的敬意和感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将成为孟浩然创作的一颗明珠,闪耀着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创作背景详情»

简析

这篇简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内容进行解读。诗的首联通过工稳的对仗描绘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精确的描写使得“雪梅”和“烟柳”仿佛出现在眼前。颔联点名游寺主题,表达了对惠上人的赞叹,将梵行比作童子,深得法王经旨。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理解了“无我”的妙义。通过“析空观”,摆脱对自我的执着,产生对有形物质的厌离心。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露出淡淡的尴尬愁绪。尽管不能完全离尘入佛,但诗人清晰地表达了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简析详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汉族,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的本名不详,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名字叫浩,字叫浩然,因此被世人称为孟襄阳。

孟浩然年少时就注重节义,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时也擅长写诗。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前往京师游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诗才,下诏咏诗赞美他。然而,玄宗在赞美中说到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追求官职。玄宗对此感到冤枉,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也从未弃绝你,为什么诬陷我?”因此,孟浩然选择放弃追求官职,继续隐居。

后来,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他在那里写了两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人们称为“王孟”,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猜您喜欢

都下送辛大之鄂

唐代 孟浩然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代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洗然弟竹亭

唐代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