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阻雪》原文赏析

  • nán
    guī
    xuě
  • [
    táng
    dài
    ]
    mèng
    hào
    rán
  • xíng
    zhì
    wǎn
    wàng
    jīng
  • kuàng
    mǎng
    máng
    máng
    xiāng
    shān
    zài
    chù
  • yān
    cūn
    guī
    yàn
    tiān
    biān
  • xuě
    píng
    gāo
    yīng
    zhuō
    hán
  • shào
    nián
    nòng
    wén
    shǔ
    zài
    zhāng
  • shí
    shàng
    chǐ
    hái
    jiā
    peí
    huí
    shǒu
    guī

原文: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相关标签:写景怀才不遇怅惘

译文及注释

译文:由于大雪阻碍了行程,我滞留在宛地,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注释:南归:指诗人自长安归故乡。
滞(zhì):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
京豫(yù):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莽(mǎng)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故乡的山脉。
村际:中间。
平皋(gāo):平原。
文墨:写文章。
属意:倾心。
章句:章节与句子。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péi)回:徘徊。 《南归阻雪》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位作者在落第后失意归来,行至南阳北时所作的诗歌。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是在《岁暮归南山》和《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之后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可能表达了他在落第后的失意和归来的心情。落第意味着作者在科举考试中没有取得成功,这对于古代士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失意归来则暗示着作者在外求学或奔波后,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南阳北是作者行至的地方,这个地名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南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北方则可能代表着作者离开家乡的远方。作者在这个地方创作了这首诗,可能是因为他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或灵感。

尽管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岁暮归南山》和《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之后创作的。这两首诗可能是作者在归来途中创作的,而这首诗则是在南阳北创作的。这个时间顺序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归来途中的心境变化,从对岁暮归南山的思念,到对汝坟和征君的思念,最终到达南阳北时的心情。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位作者在落第后失意归来,行至南阳北时所作的。尽管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是在《岁暮归南山》和《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之后创作的。这首诗可能表达了作者在归来途中的心情变化和对家乡的思念。 《南归阻雪》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时地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忧郁和冷漠的心情。前四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回顾了京豫的经历并渴望回到乡山,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忧愁和迷茫。中间四句描写了黄昏时茫茫雪原的荒凉景象,如“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困境和孤独。最后四句写了诗人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以及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通过使用“十上”一词,诗人借苏秦的失败经历来表达自己想家却不敢回家的感慨。整首诗以真实自然的方式描写景物,情感曲折凄楚。诗中的“守”字表现了诗人在旷野上徘徊等待雪过后重返归途的茫然和无助,同时也象征了诗人在人生的出仕与归隐之间徘徊矛盾,最终不得不选择归隐的心态。 《南归阻雪》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汉族,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的本名不详,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名字叫浩,字叫浩然,因此被世人称为孟襄阳。

孟浩然年少时就注重节义,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时也擅长写诗。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前往京师游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诗才,下诏咏诗赞美他。然而,玄宗在赞美中说到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追求官职。玄宗对此感到冤枉,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也从未弃绝你,为什么诬陷我?”因此,孟浩然选择放弃追求官职,继续隐居。

后来,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他在那里写了两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人们称为“王孟”,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猜您喜欢

采樵作

唐代 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唐代 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送告八从军

唐代 孟浩然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