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街鼓动》原文赏析

  • qiān
    yīng
    ·
    jiē
    dòng
  • [
    táng
    dài
    ]
    weí
    zhuāng
  • jiē
    dòng
    jìn
    chéng
    kaī
    tiān
    shàng
    tàn
    rén
    huí
    fèng
    xián
    jīn
    bǎng
    chū
    yún
    lái
    píng
    shēng
    leí
  • yīng
    qiān
    lóng
    huà
    mǎn
    chéng
    chē
    jiā
    jiā
    lóu
    shàng
    shén
    xiān
    zhēng
    kàn
    chōng
    tiān

原文: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相关标签:抒情心情志向喜迁莺

译文及注释

译文:街头鼓声雷动,皇城缓缓而开,赴朝庭应试科举的士子回来了。凤鸟衔着金榜从云彩中出来,顿时金鼓之声大作,让人间平地响起了雷声。
莺已飞迁,龙已化成,一夜之间满城车响马喧。家家户户神仙般的美人、小姐都聚在楼阁上,争着那登科中榜、一飞冲天的状元郎。

注释:
喜迁莺:词牌名,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等。指喜庆的场合。
禁城:宫城。指皇宫。
人回:指应考举人看榜归来。
凤衔:即凤凰衔书,谓传达皇帝诏令,公布本科新登进士名册。
莺迁:古代常以嘤鸣出谷之鸟为黄莺,指登第,或为升擢、迁居的颂词。
龙化:如龙兴起,发迹飞腾。指成功、腾飞。
神仙:这里指美女。唐代进士科放榜时,富贵人家即忙于从中择婿。
鹤冲天:喻进士及第者从此一步登天。指进士及第后的荣耀地位。 《喜迁莺·街鼓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当时韦庄已经五十九岁,他在这一年中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名及第生。当他得知这个好消息时,他戴着花簪游街,被众人争相围观。这种热闹喧哗的场景让韦庄感到非常高兴,他感到自己的成就得到了认可,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喜迁莺·街鼓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描述了一首词《喜迁莺》的内容和特点。词的上片描绘了科举放榜时的热闹场景,以及词人得知自己金榜题名后的喜悦之情。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多年辛苦努力的收获和内心的飘飘欲仙感觉。下片则描绘了新科进士游街拜府的场景,众人争相观看中举士子的情景。词中的“鹤冲天”比喻登科中举的人,突出了中举士子的得意之情。整篇词通过生动的画面转换,展示了新科进士的神气自得和现世风情的热闹景象。 《喜迁莺·街鼓动》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韦庄的照片
韦庄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出生于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他是汉族,是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也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花间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风格相似,因此也被合称为“温韦”。韦庄擅长写诗,他的长诗《秦妇吟》以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诗集《浣花集》共有十卷,后来还有人将他的词作辑录为《浣花词》。《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三百一十六首。

关于韦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具体的资料并不确定,只能大致推测。

猜您喜欢

春日

唐代 韦庄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
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更漏子·钟鼓寒

唐代 韦庄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暴雨

唐代 韦庄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