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秋怨》原文赏析

  • 西
    gōng
    qiū
    yuàn
  • [
    táng
    dài
    ]
    wáng
    chāng
    líng
  • róng
    meǐ
    rén
    zhuāng
    shuǐ
    diàn
    殿
    fēng
    lái
    zhū
    cuì
    xiāng
  • shuí
    fēn
    hán
    yǎn
    qiū
    shān
    kōng
    xuán
    míng
    yuè
    dài
    jūn
    wáng

原文: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译文及注释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一种花,不如美人的妆容美丽。
水殿:指宫殿中的水池。
风来珠翠香:风吹过水池,使得珠翠散发出香气。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谁分含啼:有人说是却恨含情。
含啼:含着泪水哭泣。
掩秋扇:遮住秋扇。
空悬明月: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
待君王:等待君王的到来。

注释:
1. 芙蓉:一种花,也指美女。
2. 珠翠:指宝石和珍珠。
3. 含啼:含着泪水哭泣。
4. 掩秋扇:遮住秋扇,表示悲伤。
5. 空悬明月: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表示等待。 《西宫秋怨》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是一句诗句,需要整理和补充注释。根据给出的内容,可以进行如下整理和注释:

原文: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整理: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注释: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含泪而笑的人的疑问和反思,一方面称其为“含啼”,即含着泪水而笑,另一方面又表示作者对于这种含情而笑的人感到不解和厌恶。 《西宫秋怨》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照片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贫贱,困于农耕,直到年近不惑时才中进士。他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中博学宏辞,被授予汜水尉的职位,但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到岭南。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情深厚。开元末年,他回到长安,改授江宁丞的职位。然而,他被人诬陷而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刺史闾丘所杀。王昌龄的诗以七绝为主,尤其以他在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的边塞诗最为著名。他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也有人称他为“诗家天子王江宁”)。

猜您喜欢

浣纱女

唐代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太湖秋夕

唐代 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长歌行

唐代 王昌龄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