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砾明珠一例抛:把明珠(喻绿珠)当作瓦砾一样地抛弃。石尉:即石崇,他曾任散骑常侍、侍中,出领南蛮校尉,故称石尉。娇娆,美丽的女子,指绿珠。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都缘”二句:绿珠跳楼死去后,石崇也一家被杀。诗中说他还是有前生注定的厚福的,因为尚有绿珠与他同归地府,可以慰其寂寞。以悲剧为有福,即书中所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五美吟·绿珠》译文及注释详情»
绿珠:晋代石崇的侍妾。根据《晋书·石崇传》,绿珠是石崇的妓女,美丽而妖娆,擅长吹笛。孙秀派人去找她,但石崇拒绝了,称绿珠是他所爱的人,不可得到。孙秀因此生气,伪造诏令将石崇抓捕起来。当时石崇正在楼上宴会,有人来到门口,石崇告诉绿珠说:“我现在为了你而得罪了。”绿珠哭着说:“我愿意在君王面前效死。”于是她自己投身楼下而死。
“瓦砾”句:将明珠(指绿珠)当作瓦砾一样抛弃。石崇曾与王恺争富,随手用铁如意击碎了王恺的两尺多高的珊瑚宝树,而赔偿了自己三四尺高的宝树。因此,这里使用了这个比喻。
石尉:即石崇,他曾担任散骑常侍、侍中,并出任南蛮校尉,因此被称为石尉。娇娆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这里指的是绿珠。
“都缘”二句:绿珠跳楼自杀后,石崇一家也被杀害。诗中说他仍然有前世注定的福气,因为他与绿珠一同归于地府,可以慰藉他的寂寞。将悲剧视为福气,即书中所说的“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五美吟·绿珠》注释详情»
《五美吟·绿珠》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首诗,表达了她对古代有才色的女子的羡慕和感慨。林黛玉在诗中提到了许多历史上的女子,但其中并非都是根据史实而写的,有些是寓言或传说中的人物。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古讽今,表达了林黛玉对现实的感受。
诗中,林黛玉对绿珠和石崇进行了对比。她认为石崇生前的珠玉绮罗之宠无法与绿珠临危以死相报相比,从而表达了她在爱情上注重意气相感,追求精神上的默契。
诗中所咏的内容与小说情节有一定的照应关系,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中写的都是关于死亡、别离、事败或获罪被拘系等内容,这并非偶然。然而,由于现存材料有限,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并不容易。在《红楼梦》的戚序本和甲辰本中,有一条早期批语提到:“《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在后四十回续书中已经散失,可能是薛宝钗或史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来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书中人物的现实感受。所谓“对照”可能不仅仅限指诗题。
总之,《五美吟·绿珠》是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表达对古代有才色的女子的羡慕和感慨的一首诗。通过对绿珠和石崇的对比,诗中展现了林黛玉在爱情和精神上的追求。诗中所咏的内容与小说情节有一定的照应关系,但具体的意图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美吟·绿珠》赏析详情»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他的名字是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关于他的祖籍存在争议,有说法认为他的祖籍是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
曹雪芹出生于江宁(今南京),他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也有说法是曹頫之子)。
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曹雪芹的幼子夭折,这使他陷入了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之中,导致他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为贫病无医,曹雪芹去世。关于他逝世的年份还有其他说法,有人认为是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或甲申(1764年)初春。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
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
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
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
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
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菊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奇矣哉!
生于孰地,来自何方?
信矣乎!
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