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yuán
    zhòng
    yùn
  • [
    sòng
    dài
    ]
    zhū
  • cháng
    jūn
    bié
    dān
    fèng
    jiǔ
    chóng
    chéng
    guī
    lái
    chóu
    chàng
    wàng
    miǎo
    nán
    píng
    jīn
    zhī
    gòng
    hán
    tán
    yān
    tǐng
    xiào
    kōng
    míng
    yǒu
    jiǔ
    jìng
    zuì
    shì
    guān
    qíng
    <
    b
    r
    /
    >
    xún
    meí
    shū
    zhú
    wài
    zhī
    héng
    jūn
    yín
    nòng
    fēng
    yuè
    duān
    píng
    shēng
    chù
    chē
    chén
    dào
    yǒu
    jiāng
    tiān
    zhēng
    kěn
    huàn
    míng
    zhī
    mǎi
    shān
    yǐn
    què
    yào
    liàn
    dān
    chéng

原文: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相关标签:水调歌头

宋代诗人朱熹的照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也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名是沋郎,小字是季延,字是元晦,一字是仲晦,号是晦庵,晚年被称为晦翁。此外,他还被称为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等。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祖籍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他的家族是汉族。

朱熹被世人尊称为朱子,他是自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重要理论,对后世的儒学影响深远。

除了儒学,朱熹还涉猎诗词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称。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朱熹于1200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朱文公,以表彰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猜您喜欢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宋代 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咏红白莲

宋代 朱熹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宋代 朱熹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