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时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
遥问家乡红桥下的流水,何日才能驾扁舟到桥下寻找我的兄弟?我走遍天涯,已真的感到衰老疲惫。愁思满怀,长夜难寐。两鬓已白丝间黑发,在茶烟缭绕中虚度光阴令人悲。
注释:
仲高:陆升之(1113-1174),字仲高,陆游的堂兄。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
红桥:又名虹桥,在山阴近郊。
扁(piān)舟:小船。
愁无寐(mèi):愁中失眠
鬓丝:形容鬓发斑白而稀疏。
茶烟:煮茶时冒出的水气。
《渔家傲·寄仲高》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陆游在乾道八年(1172)秋天收到了来自仲高的一封书信。陆游当时在川中阆州的仙鱼铺工作。他在收到这封信后,写下了一首名为《仙鱼铺得仲高兄书》的诗。诗中有一句“病酒今朝载卧舆,秋云漠漠雨疏疏。阆州城北仙鱼铺,忽得山阴万里书”。仲高在淳熙元年(1174)去世。因此,这首诗应该是在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之间创作的。 《渔家傲·寄仲高》创作背景详情»
陆游的《山阴道中书》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蜀中与故乡山阴的距离之远,以及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展现了作者深深的伤感和思乡之苦。词中的一些句子如“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表达了作者思家之情的深切,而“书回已是明年事”则表达了作者对回信的无奈和徒劳。这些句子不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也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中还出现了一句“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通过借“寄语”流水来表达对仲高的思念之情。这句词巧妙地将思念之情表达出来,通过红桥、水和扁舟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对仲高的深深的情义。
整首词通过描写作者思家和思念仲高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酸楚和伤感。词中还通过描述作者的旅途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归乡未得和年华老去的慨叹。最后两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则借用了杜牧的诗句,与作者的身世和感受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岁月流逝和自身命运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在情感上深深地触动了读者,也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创新之处。
《渔家傲·寄仲高》鉴赏详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