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如身处青云之端一般令人景仰。谁曾想到,如此纵横战阵之间的谋略,竟被权势者从中干扰,不被君王采纳。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负,亲见此事的传令使者也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您光明磊落,不肯趋附权贵,因而被迫客居他乡担任一个小官。我知道您现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会像鹏鸟一样直上高空,实现凌云壮志。
注释:
题下有小字注:曾与田安西充判官。东平:郡名,今山东菏泽东北。
无宿诺:实现诺言不过夜。
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
剑术:击剑的技术。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
北庭:唐朝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
西海:今新疆吐鲁番。
森然:严肃貌。
翰:长而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字等。
入幕:入为幕僚。绾:旋绕打结。
铁冠:即法冠,以铁为柱,置于冠上,执法者服之。
献捷:战胜后,进奉俘虏和战利品。
丹墀:古时宫殿前涂上红色的台阶。
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去。
纵横策:克敌制胜之术。
权势:指居高位有势力之人。
坎壈:困扰、阻碍。
《东平留赠狄司马》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赞颂了狄司马的高尚品行。诗人以“无宿诺”来赞美狄司马,突出了他高洁的志向和伟岸的形象,给人一种崇拜之情。接着,诗人描写了狄司马高贵、英勇善战的品质,用铿锵有力的言辞,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从战场上浴血奋战而出的英雄形象。尽管诗人对狄司马的功勋和神采有很多的描述,但最终的着墨点还是他内在品质的高尚。在面对君王时,狄司马的高洁内心通过信守诺言、勇猛杀敌、功勋卓著的行为得以外显。在这种极致的时刻,诗人的笔锋突然转向,提到了狄司马受到权贵的嫉妒,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通过鲜明的对比,让人在恍然若失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最后,诗人劝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自己的事业终将成功,这正是基于诗人对友人高洁志向的钦佩,而不是表面功勋的显耀。整首诗语言古拙,对仗工整,一韵到底,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艺才能。 《东平留赠狄司马》赏析详情»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出生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他是唐代大臣、诗人高侃的孙子。高适曾担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并被封为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于永泰元年正月因病去世,追赠礼部尚书,并被谥号为“忠”。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一起被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充满了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文集共有二十卷。
高适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壮丽景色和边塞人民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的艰苦和战乱。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高适的代表作品包括《别董大》、《别李副使》、《塞下曲》等。这些作品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的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高适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