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原文赏析

  • cǎi
    sāng
    ·
    nián
    nián
    cái
    dào
    huā
    shí
    hòu
  • [
    sòng
    dài
    ]
    míng
  • nián
    nián
    cái
    dào
    huā
    shí
    hòu
    fēng
    chéng
    xún
    kěn
    kaī
    qíng
    què
    xún
    huā
    shàng
    rén
  • jīn
    cháo
    bào
    dào
    tiān
    qíng
    huā
    chéng
    chén
    huā
    shén
    dāng
    chū
    zuò
    chūn

原文: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相关标签:婉约寻花感慨怀才不遇采桑子

译文及注释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xún)。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成旬:一作“经旬”,即连续下雨十来天。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做春”句:是说当初还不如不要做春。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连续下雨十来天。不肯放晴,错过了在花街上寻找的人。

今天报道天晴了,花已经凋谢成尘。寄语花神,何如当初不要做春。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①成旬:一作“经旬”,即连续下雨十来天。这里指的是连续下雨的时间段,通常为十天左右。

②“做春”句:是说当初还不如不要做春。这句话是在表达对过去某种决定或行为的后悔和反思,意思是当初如果知道结果会这么糟糕,就宁愿不去做那件事。在这里,指的是对过去的决定或行动感到后悔,认为当初不应该去做春,即不应该去做某件事。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开头使用了一个含量更大的句子,以扩充题旨。作者通过使用“不肯开晴”和“风雨成旬”这两个词语,表达了寻花被误的情感。这不是多余的重复,因为如果只是“风雨成旬”,那些惜花者可能会想,总会有一刻的天晴,只要乘机会看上一眼春花,也就不枉度过这个春天。而“不肯开晴”和“误却”这两个词语的使用,使得这种想法更加有份量。

然而,词篇并不是一直顺着一个方向发展的。在“今朝报道天晴也”这句话之后,出现了一个转折:“花已成尘”!上片中说的是“误却”,总还是误了当日仍有下一日的希望。而此时一个“尘”字已经把花事说到了头,对于寻花人来说,剩下的只有懊丧与绝望。最后的“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是作者的怨怼之语,也是痴想。这种痴想正说明了他的情深,而这种至情寄托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慨。词中埋怨花开不得其时,也蕴含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运用转折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寻花被误的懊丧与绝望,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慨。同时,词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于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痛苦。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采桑子

宋代 晏殊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我有心期。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五)

宋代 贺铸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叠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宋代 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