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岭南作》原文赏析

  • zhōng
    huā
    ·
    lǐng
    nán
    zuò
  • [
    sòng
    dài
    ]
    zhū
    dūn
  • guó
    dāng
    nián
    shè
    shàng
    yuàn
    zǒu
    cháng
    qiū
    duì
    cōng
    cōng
    jiā
    xiàn
    shén
    zhōu
    hǎo
    jǐng
    céng
    guò
    shèng
    yǒu
    shì
    chù
    xiāng
    liú
    xiàng
    chuān
    xuě
    luò
    huā
    cháo
    zhàn
    duàn
    kuáng
    yóu
  • chén
    juàn
    nán
    zǒu
    yán
    huāng
    qiáng
    xué
    yìng
    liú
    kōng
    màn
    shuō
    chī
    pán
    lóng
    shuí
    fēng
    hóu
    sài
    yàn
    nián
    nián
    beǐ
    mán
    jiāng
    西
    liú
    shēng
    lǎo
    chú
    feī
    chūn
    mèng
    chóng
    dào
    dōng
    zhōu

原文: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相关标签:回忆伤怀悲伤雨中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忆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在广袤的上林苑附近射打猎物,伴着宫殿两旁的楸木树遛马散步。郁郁葱葱的景致非常漂亮,赤县辽阔好似神州一样。美好的时光未曾虚度,好朋友处处相留。无论“雪夜”还是“花朝”,他都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头。

金人入侵,逃亡到南部偏远的地方,勉强学习应玚、刘桢居王侯门下。朝廷之中,有谁敢为国出力,取得封侯功绩。大雁可以随季迁徙,江流可以日夜奔流,唯独自己,欲归而不得。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日渐老去,再重返故国显然已是难上加难,只好依托梦境,将自己带回那个魂牵梦萦的故国。

注释:
- 雨中花: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
- 上苑:上林苑,东汉时置,在洛阳城西。
- 胡尘卷地:指靖康之变,金兵攻占汴京,宋室南迁。
- 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
- 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应璩兄弟与刘桢。
- 螭蟠龙卧:指卧龙。螭,龙类。蟠,伏。这里指诸葛亮似的才志之士。
- 东周:洛阳是东周的王城,这里指朱敦儒的故乡。 《雨中花·岭南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中国宋朝的靖康元年。在这一年,金兵攻占了宋朝的都城卞京,迫使宋室皇帝南渡,逃离北方。朱敦儒作为一位文人,也不得不随着逃难的人流一同离开北方,来到了岭南地区。他最终在粤西泷州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居所,暂时安顿下来。

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朱敦儒感受到了流离失所的苦楚和无奈。他对于故土的思念和对于逝去的岁月的怀念,使得他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选择了用词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于是,朱敦儒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以他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于故土的眷恋和对于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他用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心境,以及对于家园的思念之情。这首词既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于时代动荡的抒发。

这首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朱敦儒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期人们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这首词通过词曲的形式,将作者的心声传达给了读者,引起了人们对于流离失所和家园思念的共鸣。

朱敦儒的这首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后人对于那个动荡时期的回忆和思考的重要参考。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于家园的眷恋。 《雨中花·岭南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中前后两个部分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冲突,展现了词人在历经沧桑后的心境变化。

整篇赏析以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为开端,通过描绘射猎西苑、走马东郊等盛况,展示了词人往日与狂朋怪侣俊游的豪情壮志。接着,以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三句妙语,将词人的狂游盛况写到了极致,展现了他当年的风华绝代。

然而,下片中词意陡转,词人被迫避难南荒,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流离道路的痛苦使他从醉梦中惊醒,他要为民族的振兴呐喊搏斗。然而,他的热情却不被置理,无法建树功业。这种内心痛苦的披露,充满了失望和沉重。

接下来的塞雁、蛮江二句,抒写了词人对故国的苦思。塞雁和蛮江都是自由的,而词人却不能重返故园。这几句融情入景,写得真切感人。最后,词人表达了北归无望的悲哀,通过梦境的欢愉来衬托实境的悲惋,加倍了悲哀之情。

整篇赏析通过对比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展现了词人在历经沧桑后的心境变化,从豪情壮志到失望和悲哀,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无奈。同时,词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用典、纪实、对仗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雨中花·岭南作》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朱敦儒的照片
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是洛阳人。他曾担任过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职务。后来他退休了,定居在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朱敦儒去世。他留下了一部名为《樵歌》的词集,共三卷。朱敦儒因其才华出众而被称为“词俊”,与“诗俊”陈与义等人一起被称为“洛中八俊”。楼钥在《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中提到了这一称号。

猜您喜欢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宋代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晚出新亭

南北朝 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

近现代 王国维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