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鹿皮礼帽真漂亮,戴着皮帽有何用?你的酒浆都甘醇,你的肴馔也很香。来的是外人吗?都是兄弟坐在一起。爬藤茑草和女萝,攀援松柏才能生长。未曾见到君子的面容,忧心忡忡实在难以承受。既然见到君子的面容,才有喜悦没有忧伤。
注释:
頍(kuǐ):有棱角的样子。《释名》:“頍,倾也。著之倾近前也。”
弁(biàn):皮弁,用白鹿皮制成的圆顶礼帽。
实维伊何:是为伊何。实,相当于“是”。维,语助词。伊,应当作“繄(yī)”,相当于“是”。
旨:美。
肴(yáo):同“肴”,指荤菜。
伊:是。异人:外人。
茑(niǎo)、女萝:都是善于攀缘的蔓生植物。
施:延伸,攀缘。
弈弈:心神不安的样子。
说(yuè)怿(yì):欢欣喜悦。说,通“悦”。
何期(qí):相当于“伊何”。期,通“其”,是语助词。
时:善也,物品得到适时则好。
怲(bǐng)怲:忧愁的样子。
臧(zāng):善。
阜(fù):多,指酒肴丰盛。
雨(yù)雪:下雪。
霰(xiàn):雪珠。
无日:不知道哪一天。
无几:没有多久。
《頍弁》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据《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的解释,这首诗是在周幽王统治时期创作的。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贵族邀请他的兄弟和姻亲来参加宴会,而赴宴者则以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贵族的追随和依附之情。这首诗可能是作为对幽王的批评,或者是作为对贵族统治者的讨好之作。整个背景揭示了这首诗的社会背景和主题,以及其中蕴含的政治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頍弁》创作背景详情»
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贵族们对现实的逃避和消极的心态。虽然也揭示了贵族阶层的腐朽和衰落,但并没有明确的批判和警示意味。因此,这首诗与《雅》诗中的讽谕诗在表现手法和目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頍弁》鉴赏详情»
几年修绩,总待荣亲老。每羡院南豪,向寿席、花花草草。如今惭愧,微胜十年前,聊尔办,杯盘了,一对慈颜笑。
愿亲强健,绿鬓长长好。来岁在琴堂,想凡事、应微热闹。契天交道,只办好心肠,官尽大,尽荣亲,待受金花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