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过七里濑》原文赏析

  • xíng
    xiāng
    ·
    guò
    lài
  • [
    sòng
    dài
    ]
    shì
  • zhōu
    qīng
    shuāng
    jiǎng
    hóng
    鸿
    jīng
    shuǐ
    tiān
    qīng
    yǐng
    zhàn
    píng
    fān
    zǎo
    jiàn
    diǎn
    yān
    tīng
    guò
    shā
    shuāng
    lěng
    yuè
    míng
  • chóng
    chóng
    huà
    píng
    suàn
    dāng
    nián
    lǎo
    yán
    líng
    jūn
    chén
    mèng
    jīn
    kōng
    míng
    dàn
    yuǎn
    shān
    cháng
    yún
    shān
    luàn
    xiǎo
    shān
    qīng

原文: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相关标签:江南水乡人生哲学行香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
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一叶:舟轻小如叶,故称“一叶”。
湛(zhàn):清澈。
藻鉴:亦称藻镜,指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藻,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隐花植物。鉴,镜子。
鹭:一种水鸟。汀(tīng):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小洲。
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
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
君臣:君指刘秀,臣指严光。
空名: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钓名”是真。这里指刘秀称帝和严光垂钓都不过是梦一般的空名而已。 《行香子·过七里濑》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的春季。当时,苏轼担任杭州通判,他正在巡查富阳地区。在巡查的过程中,他乘舟从新城出发,沿着富春江前往桐庐。在途中,他经过了七里濑这个地方,正是在这里,他创作了这首词。

七里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它位于富春江上,是苏轼巡查途中的一段重要路程。苏轼在舟行七里濑的时候,被周围的美景所吸引,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他被江水的波澜、山峦的起伏以及花草的繁茂所感染,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情感和思绪。

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苏轼开始了他的创作。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里濑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词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苏轼在巡查途中的一段经历,更是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的体现。通过这首词,苏轼向读者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词成为了苏轼创作生涯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行香子·过七里濑》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他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生的名利和权势都是虚幻的,最终都会消失殆尽。只有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整首词以描写江水之美为主线,通过对江水、山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词人运用简练的笔墨,将江水的清澈宁静、山景的奇特壮丽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词人还通过描写不同时辰的舟行景色,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在下阕中,词人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通过对山的描写,表达了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他以严子陵的垂钓为例,讽刺了名利权势的虚幻和无常。最后,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强调了大自然之美的永恒性,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整首词以简练的笔墨、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词人通过描绘江水、山景和舟行景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词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整首词以其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对大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验。 《行香子·过七里濑》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行香子·题罗浮

宋代 葛长庚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沉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行香子

宋代 蔡伸

珠露初零。天宇澄明。正闲阶、皎月亭亭。更阑人静,烟敛风清。更井边桐,一叶叶,做秋声。
斗帐鸾屏。翠被华茵。梦回时、酒力初醒。绿云堆枕,红玉生春。且打叠起,龙牙簟,竹夫人。

行香子·海水成尘

宋代 刘辰翁

海水成尘。
河水无银。
恨幽明、我与公分。
青山独往,回首伤神。
叹魏阙心,磻石魄,汨罗身。
除却相思,四海无亲。
识风流、还贺季真。
而今天上,笑谪仙人。
但病伤春,愁厌雨,泪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