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回忆我青年时代,结识的皆为燕赵之豪杰。
身骑饰金骏马,腰佩龙泉宝剑。
心中没有疑难事,所向之处决非徒然而返。
到得晚岁觉此粗俗,越细究玄理即奥义妙理。
无实之名束缚了壮士,轻薄之世俗委弃了高贤之才。
中年时曾深得皇帝的垂顾,挥洒妙笔气凌云烟之上。
骑得猛虎不敢贸然而下,意欲攀龙却忽然自天落下。
还得家中固守真朴,像秋蝉蜕壳一样励我素洁之志。
为炼月砂广费了火石,为采药而走遍了山水。
高山云海事未关人,就像管宁那样隐居山首自称而食。
乘着逸兴忽然再次起身,在溪水之船上放吟高歌。
我像当年山简一样逢酒则饮、醉不知处。
狂歌一曲自此与诸公分别,我要前去沧浪而垂钓。
注释:
广陵:今江苏扬州。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龙泉:指宝剑。
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
猎精:猎取精华妙义。太玄:扬雄写的一部书名。此句用扬雄事。《汉书·扬雄传》:“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薄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圣明:皇帝的代称。
挥翰:犹挥毫。
骑虎:郭宪《汉武洞冥记》卷一记东方朔仙游紫泥海:“乃饮玄天黄露半,合,即醒。既而还,路遇苍虎息于路旁,儿女骑虎还。”骑虎:意为骑虎仙游。这里是指居身朝廷。
堕天:此指去朝。
励:自励。
采药: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
”卧海“二句:用管宁事。《文选·谢朓·郡内登望》:“方弃汝南诺,言税江东田。”李善注:“《魏志》曰: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海外,遂至于辽东,皇甫谧《高士传》曰:‘人或牛暴宁田者,宁为牵牛著凉处,自饮食也’。”
棹(zhào)歌:行船时所唱之歌。
”临醉“二句:用山简事。山公,即山
《留别广陵诸公 / 留别邯郸故人》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李白写的一首留别诗《留别邯郸故人》。李白是一个喜欢漫游的人,因此他经常写留别诗来表达离别之情。留别和送别不同,送别是自己离开别人,而留别是自己离开他人。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任上放还后南游时写的,根据诗中的内容,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这首诗是天宝六年(747年)写的,当时李白四十七岁。 《留别广陵诸公 / 留别邯郸故人》创作背景详情»
,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名利的反思和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空名束壮士,薄俗弃高贤”,诗人用“空名”来形容追求名利的虚无,用“束壮士”来形容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被束缚,用“薄俗”来形容世俗的浅薄和庸俗,用“弃高贤”来形容社会对于真正的贤者和志士的抛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于自己曾经的追求的反思。
整首诗以回忆和反思为主线,通过对于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和对于现实的失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化用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