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忆旧》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jiù
  • [
    sòng
    dài
    ]
    shì
  • cháng
    míng
    qín
    jiàn
    táng
    zhū
    yán
    绿
    yìng
    chuī
    yáng
    jīn
    qiū
    bìn
    shǔ
    jīng
    shuāng
  • sàn
    jiāo
    yóu
    mèng
    meì
    shēng
    chén
    xián
    shì
    liáng
    zhòng
    qīng
    zhōng
    tóng
    xiāng

原文: 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相关标签:感叹时光忆旧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经常记着宓子贱弹琴治理单父的故事。过去红润的容颜和乌黑的头发映照着垂柳。如今已有几根鬓发变白,就像霜雪一样。结交朋友的离离合合就像身处梦中一样。仕途的得失进退这种琐事就别去想了。朱仲卿最终也没有离开人民爱戴他的桐乡。

注释:鸣琴子贱堂:“子贱”即孔子的宓不齐(字子贱),“鸣琴子贱堂”即指“宓子贱治理单父,弹奏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理”的典故(见《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一〈开春论?察贤〉)。也有作“鸣琴化洽”、“鸣琴单父”。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借指青春年少。

绿发:指乌黑的头发。

秋鬓:苍白的鬓发。

聚散:相聚和分离。

交游:交际、结交朋友。

梦寐:睡梦。

升沉:即“升降”,旧时指仕途的得失进退。

仲卿终不避桐乡:“仲卿”即西汉中叶时的人朱邑(字仲卿,官至大司农),“避”指离开,“仲卿终不避桐乡”即指“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另附相关原文节录如下)。 《浣溪沙·忆旧》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可叹

唐代 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慈湖夹阻风

宋代 苏轼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柳梢青·病酒心情

宋代 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