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柳州地处越绝之境,山峰连绵不断。我整日坐在空荡荡的书屋,沉默不语,愁绪难奈。那官印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上面长满了绿霉,砚盒也很久没有磨墨,被尘土遮盖着。遥望韶州方向的梅岭,就像是藏在烟雾中的翡翠,近看柳州河的秋日水面,偶尔可以看到奇怪的鱼浮上来。老朋友啊,千万不要任性行事,忘记了机巧权变,想想我如此凄然寂寞,应该戒除这种心态。
注释:
①柳州:今广西柳州。
②丈人:岳父。
③越绝:越国的绝境。
④舂(chōng):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⑤印文:印泥。
⑥经旬:指很长时间。旬,十日为一旬。
⑦砚匣:放现台的匣子。
⑧尽日:犹终日,整天。
⑨梅岭:即大度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
⑩桂江:西江支流。
?鰅(yú)鳙(yōng):两种鱼,鰅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鳙也称胖头鱼,都属鲶鱼的一种。
?忘机:泯除机心,指一种消极无为,淡泊宁静的心境。
?为想:可以想想。
?憔悴:黄瘦,瘦损。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柳宗元在被贬岭南期间的困境和孤独。根据诗中的“为想年来憔悴容”一句,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写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柳宗元因“二王八司马”案被贬岭南,虽然没有被关押在监狱中,但他仍然受到人们的监视。在这个时期,他与朋友之间无法通信,更无法见面,只能在孤独和苦闷中度日。正是在这种情景下,柳宗元写下了这首《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这首诗可能是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困境的抱怨,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岭南的孤独和无奈。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初到柳州时写的,诗中点出了他被迁往南荒之地的心境。他原本以为等待了十年的诏返可以让他再次展现宏图,但却被迁往更加远离中原的地方。诗中的“趣绝”、“孤城”、“千万峰”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他所感受到的荒远、隔绝的空间意象,表达了他的孤独之情。即使身为地方刺史,他也感到被抛弃,寂寞无人相伴。诗中的“空斋不语坐高舂”一句,直接表达了他的孤独之况。接下来,诗人写到了官事冷清、环境险恶,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寂寞和忧恐之情。在荒州为官,他感到极度无聊,印章不用而生绿,砚台长时间不磨而生尘,这些细节都表现出他的寂寞和无聊。同时,他环顾四周的山水,常常看到一些异鸟、怪物出没,这更加加深了他的忧惧之情。最后两句寄托了他对他人的期望,希望能得到关心和理解。他说:“丈人您是个清心寡欲的高士,可我不如您那样能将机事尽忘,自由自在。您大概会想到我这个被远谪绝域之人一年来憔悴成什么样子了吧。”这表达了他的孤独和苍凉之情。整首诗情感哀而酸楚,艺术上也非常精绝工致。起句点出了寂寞之情,中间展开具体景况的描写,结尾以“憔悴容”回顾全篇,结构非常完整。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鉴赏详情»
柳宗元(773年-819年)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儒学家和政治家。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著名作品包括《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由于他是河东人,人们称他为柳河东。此外,他曾担任柳州刺史,因此也被称为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一起被认为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他们被合称为“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柳宗元的诗歌和文学成就都非常杰出,他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时难分轩轾。
关于柳宗元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773年,逝世于819年。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曲讲堂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禅堂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芙蓉亭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