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酷热难熬的夜晚起床,穿上衣服到西楼乘凉。山林与川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注释:苦热:为热所苦。中夜:半夜。褰(qiān):撩起,披起。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山泽:山林与川泽。星汉:银河。湛(zhàn),古代宝剑名,世称湛卢。火晶:日头像火一样。探汤:摸着开水般。汤,开水。炀(yàng)灶:在灶前烤火。戴氏侗曰:“炀者,火旁烘物,以火气扬之也。”郭璞注:“江东呼火炽猛为炀。”引申为焚烧。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亭毒:化育、养成。璿玑(xuànjī):亦作“璇玑”,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天空北部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星。七星之名,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一至四为斗魁,五至七为斗柄。斗魁称为璇玑,斗柄称为玉衡。谅:料想。姑射子,姑射山上的神女。姑射,山名,亦名石孔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静胜:以静取胜。希,希望。
《夏夜苦热登西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在王叔文政治集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柳宗元所推行的永贞革新政策对广大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利益。然而,由于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谪到了永州,他的生活变得十分悲惨。
在这种逆境中,柳宗元并没有沉沦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选择了将毁誉欢戚抛诸九霄,为民呼号。他用诗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痛和对社会的关怀。《夏夜苦热登西楼》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炎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入眠。柳宗元登上西楼,远眺着夜空中的星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他用诗句表达了自己对逆境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广大百姓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期间的心境和情感,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柳宗元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和才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宗元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社会的深思熟虑,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夏夜苦热登西楼》创作背景详情»
通过描写夏夜的苦热,折射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的夏夜炎热无处遁形,给人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觉,正如当时社会的困境一样。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的呼喊和愿望,虽然无法实现,但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期待。整首诗以夏夜苦热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夏夜苦热登西楼》赏析详情»
柳宗元(773年-819年)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儒学家和政治家。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著名作品包括《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由于他是河东人,人们称他为柳河东。此外,他曾担任柳州刺史,因此也被称为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一起被认为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他们被合称为“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柳宗元的诗歌和文学成就都非常杰出,他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时难分轩轾。
关于柳宗元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773年,逝世于8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