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原文赏析

  • líng
    chūn
    ·
    táo
    fēng
    qián
    duō
    meì
  • [
    sòng
    dài
    ]
    xīn
  • táo
    fēng
    qián
    duō
    meì
    yáng
    liǔ
    gēng
    wēn
    róu
    huàn
    shēng
    làn
    màn
    yóu
    qiě
    guǎn
    xián
    chóu
  • hǎo
    chèn
    chūn
    qíng
    lián
    shǎng
    biàn
    便
    chūn
    xiū
    cǎo
    cǎo
    beī
    pán
    yào
    shōu
    cái
    xiǎo
    biàn
    便
    tóu

原文: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相关标签:春游惜春武陵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摇曳着妩媚的身姿,随风舒展的柳条比桃花和李花还要柔美。叫人取来笙,唱着歌随意游玩,暂且不管人世间的无端愁思。
趁着天晴连夜赏春景,就怕一场雨后春天就结束了。杂乱的杯盘不要收下去,才刚到早上就已经喝醉了。

注释:烂熳:亦作“烂漫”。意为繁盛、热闹。
扶头:指饮酒。意为举杯、干杯。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词以抒情的笔调和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春光明媚和作者的快乐心情。开头的两句描述了桃李和杨柳在春风中的美丽景象,桃李妩媚动人,杨柳更显温柔。这些词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展现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热爱。

接下来的四句则着重描写了作者的春游。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尽情游赏的心情,不去管闲愁,全身心地投入到游乐活动中。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惜春爱花的意愿,趁着晴好的天气,连夜赏花。这些词语如“烂熳游”和“管闲愁”突出地描绘了作者的游兴之高。

结尾的两句写到了醉酒。词中描述了杯盘草草,尚未收起,又准备来日再饮扶头酒,以便长醉不长醒。这暗示了作者借酒消愁的意愿,与前面的“且莫管闲愁”相呼应,说明作者虽然看似玩得潇洒,但内心仍然感到凄苦。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作者能够及时行乐,以超越苦痛。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明快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春光明媚和作者的快乐心情。通过对春游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热爱和对快乐的追求。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凄苦,但他能够通过及时行乐来超越苦痛。整首词轻松活泼,饶有趣味,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春游乐

唐代 施肩吾

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
草迷曲坞花满园,东家少年西家出。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代 沈佺期

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风射蛟冰千片断,
气冲鱼钥九关开。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锦缠道·燕子呢喃

宋代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