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原文赏析

  • 西
    jiāng
    yuè
    ·
    zài
    yòng
    qián
    yùn
    cáo
    fāng
  • [
    sòng
    dài
    ]
    shì
  • guài
    huā
    zhī
    yuàn
    tuō
    jūn
    shī
    míng
    tōng
    píng
    jiāng
    cǎo
    fēng
    xiāng
    yún
    mèng
  • diǎn
    xiù
    zhān
    zuì
    bàng
    huā
    miàn
    yǒu
    cán
    hóng
    zhī
    jūn
    què
    shì
    weí
    qíng
    jiàn
    huā
    liáo
    dòng

原文: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相关标签:写花赞美友人西江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难怪这朵花枝会怨恨流泪,因为你的诗句把“瑞香”误称为“紫丁”,使它的名声传开了。你的诗句记述了吴地的风物土产,却继承了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记载云梦风物土产的错误。

曹子方在醉酒中提笔写诗,将紫丁香误称为瑞香花,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你不必惭愧脸红,我理解你丰富的情感,可能被这奇香的瑞香花所触动。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⑵再用前韵:指使用前首《西江月·公子眼花乱发》的词韵。曹子方,名辅,曾以文章从东坡游。此词题序,《注坡词》作“真觉府(院)瑞香一本,曹子方不知,以为紫丁香,戏用前韵。”应为东坡原词序文字。
⑶名通:指通晓了花的名称。曹子方误将瑞香花说成是丁香花,故词首有“怪此花枝怨泣”之语。
⑷吴风:指吴地的风物土产。
⑸相如云梦:《注坡词》注云:“司马相如为《子虚赋》,而载云梦之饶,故山川土石、草木禽鱼,无不毕究。”然句前有“继取”二字,意在说明“相如云梦”之词语也是误指的。
⑹醉墨:指酒醉时所写出的诗句。
⑺谤花:指曹子方误将珍贵的瑞香花称之为普通的丁香花,则是“谤”(说其坏话)。
⑻情秾(nóng):指情感丰富。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地点是福建路。当时,福建路转运判官曹辅权(字子方)来到了这里。苏轼陪同他一起在雪中游湖,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过了一些日子,龙山真觉院的瑞香花开放了,他们再次一同前往欣赏花朵。然而,曹子方和其他坐客却认为这些花并非瑞香花,而是紫丁香。于是,苏轼为了为瑞香花进行辩证,连续创作了三阕《西江月》之一,即这首词。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分析和解读。这首词以瑞香花被误称为丁香花为起点,表达了瑞香花的珍贵和与友人曹子方的友谊。上片中,词人以奇特的笔法写出瑞香花的委屈和抱怨,暗示其与众不同。词人自己也站出来为瑞香花辩护,批评友人的错误。全文使用议论的方式,但却带着浓厚的情感,使得文章不枯燥乏味,而是自然流转,淡中有味。

下片中,词人转而为友人曹子方辩护,章法变新,相反相成,形成奇趣。词人指出友人的错误是因为情感而产生的,为他解围,表现出词人与曹子方的深厚友谊。

整首词从友人误称瑞香花开始,通过侧面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瑞香花的珍贵和与友人的情谊。全文直抒胸臆,平易真切,笔法跌宕,体物寄意,可谓素描本色。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唐代 李白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唐代 李白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门有车马客行

南北朝 鲍照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
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
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
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
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
“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