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其三》原文赏析

  • liáng
    zhōu
    sān
    shǒu
    ·
    sān
  • [
    táng
    dài
    ]
    zhāng
  • fèng
    lín
    guān
    shuǐ
    dōng
    liú
    bái
    cǎo
    huáng
    liù
    shí
    qiū
  • biān
    jiāng
    jiē
    chéng
    zhǔ
    ēn
    rén
    jiě
    dào
    liáng
    zhōu

原文: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相关标签:写景谴责边将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凤林关流过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享受着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凤林关:位于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白草:北地生长的一种草,类似莠草但更细,干熟时呈白色,是牛羊喜欢吃的。
黄榆:一种高大的乔木,树皮呈黄褐色,叶子和果实都可食用。
六十秋:从吐蕃占领陇右地区到作者写诗时已经过去了六十年。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代陇右道的一个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在代宗宝应和广德年间被吐蕃占领。这里的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凉州词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叛乱事件,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这场叛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分裂,使得各地的藩镇割据,国力衰退。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吐蕃族趁机东下,占据了唐朝的西北地区,包括凉州等几十个州镇。

凉州地处西北边陲,是唐朝的重要边防要地。吐蕃族的入侵给凉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吐蕃族大兴甲兵,牧马东下,占据了凉州等地,使得唐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种局势持续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不安。

在这个背景下,一位诗人目睹了这一现实,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痛苦。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写下了《凉州词三首》。这三首词描绘了凉州的壮丽景色和人民的苦难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人通过描绘凉州的自然景观,如黄河奔流、黄土高原的广袤和苍茫的天空,展现了凉州的壮丽和辽阔。然而,这片土地上却发生了战乱和动荡,人民生活在战火和苦难之中。诗人深感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痛苦,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愤慨。

《凉州词三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些词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痛苦的同情。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人民心声的代表。

通过《凉州词三首》,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使其成为了唐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凉州词三首·其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面切入,通过写景和对边将的谴责,来表达对凉州沦陷未收的愤慨和痛心。诗人通过描写凤林关的荒凉景象和时间的长久流逝,展现了凉州沦陷的深重灾难。他指出,边将作为守边的责任人,却没有尽职守边、收复失地,而是享受着国家的优厚待遇,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令人愤慨。最后一句“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直接点出了边将的无能和失职,以及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整首诗以悲愤的情绪贯穿始终,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凉州沦陷的深切关注和对边将的谴责。 《凉州词三首·其三》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张籍的照片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是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汉族,出生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他的先祖移居和州,因此他被认为是和州乌江人。张籍被尊称为“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被称为“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其中著名的诗篇包括《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和《江南曲》等。

关于张籍的籍贯,有一些争议。《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是指他的郡望,而不是他的出生地。该书引用了《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斥了他是苏州人的说法,确定了他是乌江人。然而,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猜您喜欢

酬朱庆馀

唐代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

送远曲

唐代 张籍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忆远

唐代 张籍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