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您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和州供职。在闲暇的日子里,您定当临风举杯,直到酒尽。每当送客时,您都会特意绕道沙口堰,因为那里的风景独特。欣赏繁花时,大多会漫步登上水心亭。天亮时,江上的雾气弥漫在和州城上,一片茫茫白色。雨后初霁时,青绿的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加美丽宜人。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会沉迷于诗情画意之中,思绪飞扬,寄情遥远。只是在醉酒之中高吟一首诗的时候,有谁像我一样能够侧耳倾听呢?
注释: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当时担任和州刺史。诗中的沙口堰和水心亭都位于和州。
晓来:天亮时,拂晓时分。
郭:城市。
《寄和州刘使君》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籍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首《寄和州刘使君》更加凝练、精炼。诗中通过描绘刘禹锡的离别之情和谪贬生涯,展现了他的无奈和寂寞。诗人以曲笔写出了刘禹锡怀才不遇的心情,通过饮酒赋诗、送客看花来排遣自己的苦闷。诗中的闲适并非作者本人的闲适,而是写给刘禹锡的,这点与以往的高考诗词有所不同。最后两句以飞动之笔描绘江湖风光,展现了诗人的功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张籍的一首佳作。 《寄和州刘使君》赏析详情»
张籍(约767~约830)是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汉族,出生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他的先祖移居和州,因此他被认为是和州乌江人。张籍被尊称为“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被称为“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其中著名的诗篇包括《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和《江南曲》等。
关于张籍的籍贯,有一些争议。《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是指他的郡望,而不是他的出生地。该书引用了《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斥了他是苏州人的说法,确定了他是乌江人。然而,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