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时傅宰龙》原文赏析

  • luó
    mén
    yǐn
    yòng
    yùn
    xiān
    zhī
    shí
    zǎi
    lóng
  • [
    sòng
    dài
    ]
    xīn
  • lóng
    quán
    jiā
    chù
    zhòng
    huā
    mǎn
    xiàn
    què
    dōng
    guī
    yāo
    jiān
    ruò
    jīn
    leì
    xìn
    gōng
    míng
    guì
    cháng
    shào
    nián
    chàng
    gāo
    shān
    liú
    shuǐ
    diào
    jīn
    beī
    <
    b
    r
    /
    >
    lóng
    zàn
    ér
    suàn
    tiān
    shàng
    yǒu
    rén
    zhī
    zuì
    hǎo
    shí
    xué
    sān
    bǎi
    biàn
    shī
    nán
    ér
    shì
    kàn
    yǒu
    zhì
    jūn
    shí
    duān
    liǎo
    xiū
    gēng
    xún

原文: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端的了、休更寻思。


相关标签:婆罗门引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金朝 元好问

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
风烟画出新亭。
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
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
酒狂步兵。
书与剑、此飘零。
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
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
休自倚、湖海平生。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宋代 辛弃疾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婆罗门引 望月

金朝 元好问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
常娥尽有情缘。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
寻常月圆。
恨都向、别时偏。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
人共月、长似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