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原文赏析

  • luó
    mén
    yǐn
    yǎn
    zhōu
    lóng
    xìng
    gǎn
  • [
    jīn
    cháo
    ]
    yuán
    hǎo
    wèn
  • shān
    xuě
    jiǔ
    céng
    feī
    guān
    zhēng
    róng
  • fēng
    yān
    huà
    chū
    xīn
    tíng
  • lǎo
    yǎn
    lái
    jīn
    wǎng
    tiān
    liǎng
    qíng
  • dàn
    yún
    píng
    duǎn
    chéng
  • jiǔ
    kuáng
    bīng
  • shū
    jiàn
    piāo
    líng
  • weí
    wèn
    yún
    jiān
    quǎn
    dān
    chéng
  • tíng
    beī
    jìng
    yòng
    qiān
    qiū
    shēn
    hòu
    míng
  • xiū
    hǎi
    píng
    shēng

原文: 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
风烟画出新亭。
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
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
酒狂步兵。
书与剑、此飘零。
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
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
休自倚、湖海平生。


相关标签:婆罗门引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宋代 辛弃疾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婆罗门引 望月

金朝 元好问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
常娥尽有情缘。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
寻常月圆。
恨都向、别时偏。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
人共月、长似今年。

婆罗门引(别杜叔高。叔高长於楚

宋代 辛弃疾

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未消文字湘累。只怕蛟龙云雨,后会涉难期。更何人念我,老大伤悲。
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记取岐亭买酒,云洞题诗。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千里月、两地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