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原文赏析

  • huáng
    zhì
    yún
    lǐng
    shān
    xíng
    yǒu
    huái
    怀
    yóu
  • [
    sòng
    dài
    ]
    shì
  • shuāng
    fēng
    jiàn
    zuò
    chóng
    yáng
    biān
    xiāng
  • jiǔ
    feì
    shān
    xíng
    luò
    què
    shàng
    néng
    cūn
    zuì
    lín
    làng
  • mián
    lín
    xià
    mèng
    hún
    hǎo
    huí
    shǒu
    rén
    jiān
    yōu
    huàn
    cháng
  • shā
    huǐ
    chē
    cóng
    shì
    lái
    chù
    wèn
    xíng
    zàng

原文: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相关标签:纪行抒怀

赏析

山隐居。苏轼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逃避的渴望。他希望能像冯良一样,摆脱束缚,远离尘嚣,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以抒发抑郁之情为主线,通过描写山行的疲苦、夜宿山村的感受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矛盾。诗中运用了抑扬顿挫的手法,使诗情更加丰富动人。结尾的冯良典故更是给诗篇增添了一丝激昂和决绝的情绪。

这首诗既是苏轼对自己境遇的抒发,也是对时局的反思。他通过描写自己的疲惫和困苦,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南歌子·寓意

宋代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点绛唇(崇阳野次)

宋代 王炎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清明日先劳动挂楮钱

宋代 王炎

昔人最重去坟墓,绝喜归来老一邱。
岂是他山无笋蕨,只缘故国有松楸。
百年暂住人间世,千古俱为地下游。
色境悲欢虽梦事,楮钱聊挂树梢头。

满江红(至日和黄伯威)

宋代 王炎

宦海浮沈,名与字、不能彰彻。青云上、诸公衮衮,难登狭劣。结绶弹冠成底事,解颐折角皆虚说。待黄粱、梦觉始归来,非明哲。
易消释。空中雪。多亏缺,天边月。算人生必有,衰羸时节。恁是一阳来复后,梅花柳眼先春发。料明年、又老似今年,当休歇。

浪淘沙(辛未中秋与文尉达可饮)

宋代 王炎

月色十分圆。风露娟娟。木犀香里凭阑干。河汉横斜天似水,玉鉴光寒。
草草具杯盘。相对苍颜。素娥莫惜少留连。秋气平分蟾兔满,动是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