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公安》原文赏析

  • xiǎo
    gōng
    ān
  • [
    táng
    dài
    ]
  • beǐ
    chéng
    tuò
    dōng
    fāng
    míng
    xīng
    chí
  • lín
    zuó
    shēng
    tài
    néng
    shí
  • zhōu
    miǎo
    rán
    jiāng
    yuǎn
    shì
    qián
  • chū
    mén
    zhuàn
    miǎn
    chén
    yào
    ěr
    suí
    suǒ
    zhī

原文: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相关标签:写景感慨漂泊

译文及注释

译文:城楼上的梆声即将停止,一旦柝声停止,东方的启明星就会出现,天色将要放亮。

邻舍的雄鸡报晓,野外的丧葬或上坟的哭声,仍然像往常一样,然而人和物都是短暂的,无法长久存在。

眨眼间,我将随船远去,这次出门没有预先计划,不知道将去何方。

离开之后,转眼间,这里已经成为过去,即使如此,只要有孤舟可以容身,有药物可以治疗疾病,就让它漂荡到哪里算哪里吧。

注释:晓发:天亮时出发。晓发公安:早晨从公安登船出发。公安:唐县名,今属湖北。

击柝(tuò):打更。柝,巡夜打更用的木梆。罢(pí):是韵脚。

明星:即金星,又名启明星。

野哭:不是指在野外哭泣,而是指悲痛哭泣或大声哭泣,出自《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孔子之所以不喜欢野哭,可能是因为野哭过于悲伤,不符合中庸之道,也不符合周礼。

物色生态:物色指物,生态指人。生态:即生计。能几时:即能有多长时间。意思是时间不会长久。

眇然:高远、遥远的样子。

适:往,到。

转眄(miàn):转眼。眄:本义是指斜着眼看。已陈迹:一切已成为过去不再回来的旧事。

药饵:药物。杜甫当时已经五十七岁,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完全依靠药物来维持生命。扶:支持。之:走,往。 《晓发公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三年冬末创作这首诗的情景。杜甫在这年秋天来到公安,住了几个月之后,在冬天的尾巴离开公安前往岳阳。这时,杜甫已经是57岁的高龄了。

根据杜甫的原注,他在公安停留了数月,这说明他在公安休息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能是为了休养身体,也可能是为了寻找灵感和创作。公安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可能给了杜甫一些灵感和启发。

在这首诗中,杜甫可能表达了他在公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他可能观察了公安的自然景色,感受了冬天的寒冷和凄凉,也可能触动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他对公安的告别之作,也可能是他对公安的回忆和感慨之作。

总之,这篇创作背景描绘了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三年冬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和情景。通过这篇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晓发公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饵”更加直接。最后一句“吾随所之”,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顺从。

整篇赏析以四联的形式呈现,每一联都以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离开公安后的漂泊生活。首联通过对柝声和启明的描写,点明了夜晚已过,黎明即将到来的景象。颔联则通过邻鸡和野哭的声音,表达了人民苦难和战争带来的灾难。第三联以舟楫和江湖为象征,描绘了漂泊生活的迷茫和无限性。末联则以公安和药饵为线索,展示了杜公在漂泊中的困境和无奈。

整篇赏析通过对声音、景象和象征的描写,展示了漂泊生活的苦难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盛世的怀念和对衰落时局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赋予了这篇赏析独特的艺术魅力。 《晓发公安》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估客行

唐代 李白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元代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伤农

唐代 郑遨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