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杀世子申生》原文赏析

  • jìn
    xiàn
    gōng
    shā
    shì
    shēn
    shēng
  • [
    xiān
    qín
    ]
    míng
  • jìn
    xiàn
    gōng
    jiāng
    shā
    shì
    shēn
    shēng
    gōng
    chóng
    ěr
    weì
    zhī
    yuē
    yán
    zhī
    zhì
    gōng
    ?
    shì
    yuē
  • jūn
    ān
    shì
    shāng
    gōng
    zhī
    xīn
  • yuē
    rán
    xíng
    ?
    shì
    yuē
  • jūn
    weì
    jūn
  • tiān
    xià
    yǒu
    zhī
    guó
    zaī
    ?
    xíng
    zhī
    ?
    shǐ
    使
    rén
    yuē
    shēn
    shēng
    yǒu
    zuì
    niàn
    shì
    zhī
    yán
    zhì
  • shēn
    shēng
    gǎn
  • suī
    rán
    jūn
    lǎo
    shào
    guó
    jiā
    duō
    nán
  • shì
    chū
    ér
    jūn
    shì
    gǒu
    chū
    ér
    jūn
    shēn
    shēng
    shòu
    ér
  • zài
    bài
    shǒu
    nǎi
  • shì
    weí
    gōng
    shì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君谓我欲弑君也。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对话写人

译文及注释

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注释:
①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②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适,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辞:辞别,诀别。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对狐突的敬称。念:记住。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⑧爱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对狐突的尊称。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篇150字的短文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文章通过对话和独白的形式,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的忠孝之心。文章以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为开头,创造了一种恐怖、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气氛。骊姬因阴谋得逞而偷着乐的得意神情,献公要杀亲子的愤怒与沉痛,以及申生自若面对死亡的态度,都在不言中表达出来。作者通过对比申生坦然的心境和残酷的环境,揭示了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了人物的形象。申生与重耳的对话展现了申生尽忠尽孝于生前,而申生派人代表他与老师狐突的诀别辞,则展现了他尽忠孝于身后。整篇文章饱含感情,一字一泪,展现了愚忠愚孝的形象,令人动容。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宋人及楚人平

先秦 公羊高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
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
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司马子反曰:“不可。
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
”庄王曰:“诺,舍而止。
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
”引师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
此皆大 夫也。
其称“人”何?贬。
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七谏 其一 初放

两汉 东方朔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壄。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如坈。
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嗟伯夷

两汉 东方朔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
与其随佞而得志兮。
不若从孤竹于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