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伊伯庸之末冑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惝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閒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
颜黴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汹汹。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霓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长逝而常愁。
叹曰: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滂沛兮。
揄扬涤荡漂流陨往触崟石兮。
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
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是汉代楚国彭城人,居住在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他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向是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也是刘歆的父亲。
刘向曾受命领校秘书,他所撰写的《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他的三篇著作大多已经失传,目前仅存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他的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代马国翰辑本。
此外,刘向还参与编纂了《楚辞》,这是他与他的儿子刘歆共同完成的。他们还一起编纂了《山海经》。
总结起来,刘向是汉代楚国彭城人,他的著作包括《别录》、《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五经通义》、《楚辞》和《山海经》。他出生于前77年,去世于前6年。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
五称而三穷,逡巡而退,其言不遂。
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
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
”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
”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
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度。
”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如周,行不知劳。
”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欢,视道如咫。
”师旷告善。
又称曰:“宣辨名命,异姓恶方。
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谓之胄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士率众时作,谓之伯;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公能树名生物,与天道俱,谓之侯;侯能成群,谓之君;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达于四荒,曰天王。
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
”师旷罄然。
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改,开物于初,下学以起,尚登帝臣,乃参天子,自古而谁?”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己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与不好取,必度其正,是谓之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其所,是之谓义。
”师旷束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师旷曰:“天寒足跔,是以数也。
”王子曰:“请入坐。
”遂敷席注瑟。
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
”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王子赐之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
”王子曰:“汝不为夫《诗》?《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
马亦不刚,辔亦不柔。
志气麃麃,取予不疑。
’以是御之。
”师旷对曰:“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
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王子曰:“太师何汝戏我乎?自太昊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
吾闻汝知人年之长短,告吾。
”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王子曰:“然。
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殃将及汝。
”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