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原文赏析

  • chén
    gōng
  • [
    xiān
    qín
    ]
    míng
  • juē
    juē
    chén
    gōng
    jìng
    ěr
    zài
    gōng
  • wáng
    ěr
    chéng
    lái
    lái
  • juē
    juē
    bǎo
    jiè
    weí
    zhī
    chūn
    yòu
    qiú
    xīn
    shē
    huáng
    lái
    móu
    jiāng
    shòu
    jué
    míng
  • míng
    zhāo
    shàng
    yòng
    kāng
    nián
  • mìng
    zhòng
    rén
    nǎi
    qián
    yǎn
    guān

原文: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於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相关标签:诗经农事

译文及注释

译文:群臣百官听我说,应当谨慎地履行公务。君王赐予你们成法,需要仔细研究再调度。农官们也要听从命令,现在正是暮春的时节,有什么要求就说出来听,新田和旧田应该如何种植。今年麦子长势良好,秋天将会有丰收。光明无比的上天,赐予我丰收的好年景。下令给那些农夫们:准备好锄铲等农具,一起观看收割的情景!

注释:嗟:发语语气词,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臣工:群臣百官。
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在公:为公家工作。
厘:通“赉(lài)”,赐。成:指成法。
咨:询问、商量。茹:调度。
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
莫(mù):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又:有。求:需求。
新畲(yú):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畲。
於(wū):叹词,相当于“啊”。皇:美盛。来牟:麦子。
厥(jué)明:厥,其,指代将熟之麦;明,成,刘瑾《诗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
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迄用:终于。康年:丰年。
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庤(zhì):储备。钱(jiǎn):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鎛(bó):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
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铚(zhì)艾(yì):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 《臣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周颂》是一部宗庙祭祀乐歌,旨在向神明表达成功的喜悦。全书共分为十篇,其中以《臣工》为首,标明为《臣工之什》。与其他几篇相似,这篇诗与农事和农副业生产有关。据传,这首诗是在周成王时代创作的,从诗的文本来看,确实体现了周王的口吻。

《周颂》是一部宗庙祭祀乐歌,它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和歌词向神明表达人们的感激之情和成功的喜悦。这部乐歌被分为十篇,每篇都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其中,《臣工》是第一篇,也是整部乐歌的开篇之作,标明了这一篇属于《臣工之什》。

与其他几篇相比,《臣工》以及其他几篇与农事和农副业生产有关。这些诗歌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赞美了他们的辛苦和付出。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农业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繁荣的渴望。

据传,《臣工》这首诗是在周成王时代创作的。周成王是周朝的一位伟大君主,他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这首诗以周王的口吻写就,展现了他对臣工们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诗中描述了臣工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总的来说,《周颂》是一部以宗庙祭祀为背景的乐歌,通过歌颂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臣工们的贡献,向神明表达人们的感激之情和对成功的庆贺。这部乐歌以周成王时代为背景,展示了周王对臣工们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渴望。 《臣工》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歌颂周王关心农业生产,训勉群臣勤恳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三是对农民们:收好锹、锄,准备镰刀割麦子吧,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很好。这首诗通过周王的讲话,表达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

这首诗反映了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就制定了具体的土地分配、土地管理和耕作制度。周王朝鼓励开垦土地,注重土壤改良,将田地分等级,并规定了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法,如轮作、深翻、平整、灌溉、施肥等。周王要求臣民按照颁布的法规去进行农业生产。此外,周王朝还重视祭祀,不仅在开耕之前向神明祈祷,收获之后也向神明致谢。这首诗中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中的“王”可信是指成王。它被编入《臣工之什》之首,与下一篇《周颂·噫嘻》一起歌颂成王。这些歌颂先王省耕和祈祷神明的诗,配合乐舞,在宗庙的礼仪上演唱,旨在追念先王的功业,继承先王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贯彻执行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因此,这首诗和其他几篇农事诗都被编入《周颂》。从形式上看,这首诗十五句,不分章,不用韵,与《周颂》其他作品相类,确实是宗庙乐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周王的讲话,歌颂了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它反映了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就制定了具体的农业政策和法规,并通过祭祀等方式表达对丰收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被编入《周颂》,与其他农事诗一起,旨在追念先王的功业,继承先王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贯彻执行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臣工》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倡女行

唐代 乔知之

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愿君驻金鞍,
暂此共年芳。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文君正新寡,
结念在歌倡。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且歌新夜曲,
莫弄楚明光。此曲怨且艳,哀音断人肠。

哭故人

唐代 乔知之

生死久离居,凄凉历旧庐。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
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
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

弃妾篇

唐代 乔知之

妾本丛台右,君在雁门陲。悠悠淇水曲,彩燕入桑枝。
不因媒结好,本以容相知。容谢君应去,情移会有离。
还君结缕带,归妾织成诗。此物虽轻贱,不用使人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