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亲友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到了明天,我四十岁这一年就要过完了,虽然正是强仕之年,可是剩下的日子已经像垂垂的夕阳那样了。谁还想受拘束呢?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注释:
1. 杜位:杜甫的同族兄弟,李林甫的女婿。
2. 守岁:除夕守岁。阿戎: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唐时风俗。
3. 椒盘颂花:椒盘,旧时风俗,元日以盘盛花椒,饮酒时放入酒中。颂花,元旦献椒花颂诗。
4. 盍簪:取朋友聚合之意。
5. 枥马:枥,马槽。枥马,关在马棚里的马。
《杜位宅守岁》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在唐天宝十年(751年)创作的。根据黄鹤的注解,诗中提到“四十明朝过”,指的是诗人杜位在天宝十年时已经四十岁了。根据《唐书·世系表》,杜位是出生于襄阳房的,曾担任过考功郎中和湖州刺史的职位。根据《困学纪闻》,杜位是李林甫的女婿。而根据《年谱》,在天宝十年时,李林甫正担任相位,那些炙手可热的人物如盏簪、列炬,他们与杜位有何关系呢? 《杜位宅守岁》创作背景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