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⑴。
译文:羁旅者的心中已充满愁绪,更何况春光正好却离群索居。
青翠的枝条交错倩影摇曳,碧绿的湖水荡开圆圆的涟漪。
嬉戏的鱼儿成双结伴相顾恋,遨游的鸟儿云里霞端把友觅。
何时不在苦苦相思忧愁无语,值此春日更将乡友怀思惦记。
注释:旅心:指羁旅在外的愁思。
恨:遗憾,不满意。
离群:远离朋友。
结:交叠。
圆文:文,同“纹。水中涟漪。
两相顾;指游鱼在水中互相嬉戏眷恋。
半藏云:指鸟儿在高空中若隐若现的姿态。
悯默:悯,哀伤。因伤而沉默。江淹《哀千里赋》:“既而悄怆成忧,悯默目伶。”
是日:此日。
《春日寄乡友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502年,梁武帝天监年间。当时,诗人孤身一人被派往南海郡担任太守,这个地方与他的故乡相隔万里之遥(南海郡的治所现在是广东广州)。在这个孤独的地方,诗人常常渴望能与故乡的知己相聚,以慰友情和乡愁之情。因此,在春天的日子里,他写下了这首诗,远寄给故乡的朋友,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资料不足,我们已经无法确定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了。 《春日寄乡友诗》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客居他乡、思念故乡朋友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首先,诗人直抒客居他乡、远离朋友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就表达了诗人对客居他乡的不满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恨”字情感浓烈,表达了对离家为官的艰辛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物,展现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壮丽画面。诗人用“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来描绘春天的静谧和水的宁谧,同时也映照出诗人的孤寂。诗人对大自然的沉思和无声的叹息有所共鸣。
然后,诗人写到鱼和鸟,表达了它们的亲昵、快活和自在。诗人用“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来形容它们的欢快,同时也将视点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将眼前的春景引向一种虚幻的境界。
最后,诗人直接对朋友表达了思念之情。诗人说“何时不悯默”,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呼应了诗的开头。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活力,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思念。这首诗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给人以思乡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感。
《春日寄乡友诗》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