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愁二首》原文赏析

  • sàn
    chóu
    èr
    shǒu
  • [
    táng
    dài
    ]
  • jiǔ
    xuàn
    peì
    xìng
    wáng
    weì
    shǔ
    xīng
    yīn
    jiàn
    shào
    jiāng
    wén
    duō
  • bǎi
    wàn
    zhuàn
    shēn
    huán
    wàng
    feǐ
    xià
    yàn
    zhào
    shōu
    jiù
    shān
  • wén
    dào
    bìng
    zhōu
    zhèn
    shàng
    shū
    xùn
    shì
    shí
    tōng
    beǐ
    dāng
    bào
    guān
    西
  • liàn
    dān
    xīn
    zhān
    hào
    shǒu
    lǎo
    hún
    zhāo
    guī
    cháng

原文: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无诗

宋代 史弥宁

合向青林岸幅巾,却来闹里著吟身。
竹君门外私相语,两日无诗羞杀人。

木犀重开

宋代 史弥宁

不见岩犀整一秋,厌厌对我诉清愁。
公筵馀沥何曾见,两度开花只暗投。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唐代 杜甫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
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