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春》原文赏析

  • chūn
  • [
    táng
    dài
    ]
  • bǎi
    cǎo
    jìng
    chūn
    huá
    chūn
    yìng
    zuì
    shèng
  • shào
    yán
    hǎo
    duō
    màn
    zhī
    tiáo
    shèng
  • fēn
    fēn
    táo
    zhī
    chù
    chù
    zǒng
    néng
  • guì
    chóng
    què
    yǒu
    rén
    zhī

原文: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相关标签:春天花草

译文及注释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春天花草丰茂,丽春花开得最好。

注释:百草竞春华——各种花草在春天争相开放,竞相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色;丽春应最胜——其中丽春的花开得最为绚丽。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刚开时色彩好,茂盛时很烂漫。

注释:少须颜色好——花朵刚开始开放时颜色鲜艳美丽;多漫枝条剩——花朵茂盛时枝条繁多,花朵盛开得很烂漫。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那么多的桃李枝,移到哪里都成活。

注释:纷纷桃李枝——桃李树枝纷纷抽出新芽;处处总能移——无论移植到哪里,都能够生根发芽。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为什么丽春贵重?说出来怕被人知。

注释:如何此贵重?——为什么丽春这么珍贵?却怕有人知——却又害怕被人知道。 《丽春》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春天来临时,花草茂盛,丽春花开得最美。刚开始开放时,花的颜色非常鲜艳,茂盛时更是绚丽多彩。那么多的桃李树枝,无论移植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为什么丽春的花这么珍贵?说出来可能会被人知道,所以不敢说出来。 《丽春》译文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

唐代 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唐代 王纬

蜂虿聚吴州,推贤奉圣忧。忠诚资上策,仁勇佐前筹。
草木成鹅鹳,戈鋋复斗牛。戎车一战后,残垒五兵收。
野静山戎险,江平水面流。更怜羁旅客,从此罢葵丘。

元宵次弟文哲韵

唐代 王纬

忽忽年光不可招,人间佳节又元宵。
杯倾燕北三更乐,心逐江南万里遥。
灯火交辉今阆苑,埙篪迭奏古箫韶。
天伦乐事如良夜,秉烛閒游万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