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原文赏析

  • shàng
    liú
    tián
    xíng
  • [
    táng
    dài
    ]
    bái
  • xíng
    zhì
    shàng
    liú
    tián
    fén
    zhēng
    róng
  • wàn
    hèn
    chūn
    cǎo
    shēng
  • beī
    fēng
    biān
    lái
    cháng
    duàn
    bái
    yáng
    shēng
  • jiè
    wèn
    shuí
    jiā
    mái
    hāo
    yíng
  • lǎo
    xiàng
    yán
    yán
    shì
    shàng
    liú
    tián
    péng
    liè
    jīn
    píng
  • zhī
    xiōng
    zàng
    rén
    míng
    jīng
  • niǎo
    bǎi
    niǎo
    míng
    shòu
    zǒu
    bǎi
    shòu
    jīng
  • huán
    shān
    zhī
    qín
    bié
    huí
    xiáng
    néng
    zhēng
  • tián
    shì
    cāng
    ròu
    fēn
    qīng
    tiān
    bái
    cuī
    jīng
  • jiāo
    zhī
    běn
    tóng
    xíng
    dōng
    zhī
    qiáo
    cuì
    西
    zhī
    róng
  • xīn
    zhī
    shàng
    cān
    shāng
    nǎi
    xún
    tiān
    bīng
  • zhú
    yán
    líng
    ràng
    guó
    yáng
    míng
  • gāo
    fēng
    miǎn
    miǎo
    tuí
    qīng
  • chǐ
    zhī
    yáo
    sài
    ěr
    néng
    tīng

原文: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相关标签:乐府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来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座新土坟孤零零地矗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长满青草,唯独这座坟冢上的春草还未生长出来。一阵风吹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葬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体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朝西的枝条茂盛,树就是这样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让国位,人们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里茔: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憔悴。 《上留田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根据一首诗歌来描述的。这首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年),题目为《上留田》。上留田是古地名,后来也成为了一首乐府曲的名字。在这个时期,唐朝的肃宗击败了永王磷。磷辗转逃亡到郡阳,想要南走到岭外,但却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悲伤和痛心,于是借题发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兄弟之间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深悲哀之情。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一棵交柯之木,东枝憔悴西枝荣。这里诗人借紫荆树的枯死来暗示兄弟之间的争斗,以及争斗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接着,诗人以参商胡乃寻天兵的典故,表达了对兄弟之间争斗的不解和无奈。最后,诗人以孤竹延陵、让国扬名的形象,表达了对兄弟之间争斗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深深忧虑。整首诗以悲凉的语调,揭示了兄弟之间的冲突和争斗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警示。 《上留田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叶梦麟往惟扬

宋代 蒋廷玉

一马扬州路,桃开几树花。
春光无拣,淮地亦繁华。
日惨长江水,风昏古战沙。
争雄旧时事,君去莫思家。

补衣

宋代 蒋廷玉

百补未成片,何缘御得寒。
拆时如网裂,纫处着针难。
色样多无定,花纹斗不完。
分明类禅衲,其奈戴儒冠。

净刹

宋代 蒋廷玉

碑上文难读,开山失所传。
岩松秋落子,石井夜添泉。
地旷常多月,厨寒不起烟。
昔年曾有虎,来到寺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