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原文赏析

  • fèng
    tóng
    yóu
    yán
    zhī
    shān
    yǒng
    shí
    piān
  • [
    sòng
    dài
    ]
    zhū
  • jīn
    xiāo
    shàng
    bǎo
    jiè
    luán
    biān
  • wǎng
    wáng
    neì
    shǐ
    yuàn
    xiāng
    yǒu
    yān
    zhù
    xiāng
    zhuàn
    shì
    wáng
    yòu
    jūn
    zhái
  • qiān
    nián
    jīn
    guī
    jǐng
    hái
    rán
  • jiàn
    shuǐ
    dàng
    shān
    huā
    qīng
    yán
  • yuán
    láo
    bīn
    cóng
    xián
  • fǎng
    访
    gòng
    láo
    nóng
    qín
    quán
  • lián
    guaī
    shèng
    jiàn
    liè
    jiān
    zhēn
    quán
  • táo
    shàn
    gōng
    qiě
    zhōng
    yuán
    zhù
    shì
    shì
    peí
    zhàng

原文: 金轮紫霄上,宝界鸾溪边。
往昔王内史,愿香有馀烟(自注:相传寺是王右军故宅。)。
千年今一归,景物还依然。
涧水既荡潏,山花亦清妍。
不辞原隰劳,乐此宾从贤。
访古共纡郁,劳农独勤拳。
怜我乖胜践,裂笺寄真诠。
逃禅公勿遽,且毕区中缘(自注:是日,熹以事不得陪杖履。)。



宋代诗人朱熹的照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也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名是沋郎,小字是季延,字是元晦,一字是仲晦,号是晦庵,晚年被称为晦翁。此外,他还被称为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等。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祖籍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他的家族是汉族。

朱熹被世人尊称为朱子,他是自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重要理论,对后世的儒学影响深远。

除了儒学,朱熹还涉猎诗词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称。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朱熹于1200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朱文公,以表彰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猜您喜欢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宋代 朱熹

高士昔遗世,筑室苍崖阴。
朝真石坛峻,炼药古井深。
结交五柳翁,屡赏无弦琴。
相携白莲渚,一笑倾夙心。
晚岁更市朝,故山锁云岑。
柴车竟不返,鸾鹤空遗音⑴。
我来千载馀,旧事不可寻。
四顾但绝壁,苦竹寒萧椮⑵。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宋代 朱熹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⑴。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⑵。

玩易 其二

宋代 韩淲

太玄准易装为旅,历气推详阳夏时。
亲寡且从人事说,艮离山火去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