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同谷县》原文赏析

  • tóng
    xiàn
  • [
    táng
    dài
    ]
  • xián
    yǒu
    qián
    shèng
    yǒu
  • kuàng
    rén
    yān
    néng
    shàng
    ān
    zhái
  • shǐ
    lái
    shān
    zhōng
    xiū
    jià
  • nài
    leì
    suì
    xíng
  • chōng
    chōng
    jué
    jìng
    yǎo
    yǎo
    gēng
    yuǎn
    shì
  • tíng
    cān
    lóng
    tán
    yún
    huí
    shǒu
    bái
    shí
  • lín
    bié
    shǔ
    shǒu
    leì
    zài
  • jiāo
    qíng
    jiù
    shēn
    qióng
    lǎo
    duō
    cǎn
  • píng
    shēng
    lǎn
    zhuō
    ǒu
    zhí
    dùn
  • zhù
    yuàn
    weí
    yǎng
    cán
    lín
    jiān

原文: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

宋代 孔平仲

铿锵非金丝,唱和旦至暮。
予顽居其间,郑卫厕大濩。
濛濛烟波中,遇兴自缀句。
犹承诸公馀,膏润譬雾露。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

宋代 孔平仲

钟陵朋寮中,我鄙且蹇浅。
诸公无缁磷,许我以缱绻。
难题诗交锋,小户酒减盏。
荒村今谁同,引领迤逦远。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

宋代 孔平仲

思君何时休,川长波悠悠。
棋枰今生尘,诗筒谁相酬。
诸公皆才豪,吾衰惭非俦。
犹当陪从容,重游东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