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杂诗韵 食梨》原文赏析

  • xiù
    shī
    yùn
    shí
  • [
    sòng
    dài
    ]
    zhū
  • zhēn
    shí
    hún
    lòu
    jié
    chéng
    xiāng
    kuàng
    shì
    xuě
    chǔ
    jīng
    zhà
    jīng
    leǐ
    luò
    duī
    pán
    chū
    xuàn
    pōu
    qīng
    yíng
    zhào
    míng
    màn
    láo
    xià
    shú
    zhè
    jiāng
    weì
    cháo
    chéng
    dàn
    gēng
    jiǎn
    tóng
    jūn
    kuài
    guǒ
    zhī
    feī
    làng
    míng

原文: 珍实浑疑露结成,香葩况是雪储精。乍惊磊落堆盘出,旋剖轻盈照骨明。卢橘谩劳誇夏熟,柘浆未许析朝酲。啖馀更检桐君录,快果知非浪得名。



宋代诗人朱熹的照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也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名是沋郎,小字是季延,字是元晦,一字是仲晦,号是晦庵,晚年被称为晦翁。此外,他还被称为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等。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祖籍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他的家族是汉族。

朱熹被世人尊称为朱子,他是自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重要理论,对后世的儒学影响深远。

除了儒学,朱熹还涉猎诗词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称。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朱熹于1200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朱文公,以表彰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猜您喜欢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十一

宋代 朱熹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箦。

桃源

唐代 李白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歌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送孙青宕归宁波 其五

明代 陈子壮

最爱风流贺季真,酒中遂识谪仙人。当年乞得归来地,十亩湖光尽不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