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厌事尝疑抛县印,之官又见向儒宫。
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
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我家三里汀前住,茅堂政近桃花渚。
学经不明欲归耕,佃得官田廿馀亩。
有书尽卖买农具,甘作东屯种田父。
侯疆既足把犁锄,饷妇尤能载筐筥。
田中蟊稗日自除,墙下蚕桑春可取。
秋风禾黍既登场,冬日鸡豚复盈圃。
全家衣食幸馀饶,老稚那知有辛苦。
东邻击鼓送农官,西舍烹羊祀田祖。
且喜征科一事无,况是丰年好官府。
县吏催租不下乡,半夜无人打门户。
官粮输足私债无,一村帖然如按堵。
自信于焉老此身,岂谓年来系簪组。
汨汨黄尘没马头,白水青山竟虚负。
羡君学稼如老农,久抱长材隐家墅。
奉亲菽水喜平安,教子书诗识今古。
我今不蚕亦不耕,素餐厚禄知何补。
几时上疏乞东归,白头相寻愿为侣。
与尔击壤歌尧年,五日一风十日雨。
客舍仍栽竹,殷勤忆故园。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