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觉得感怀秋日会使人放逸,谁却说使人悲愁呢?
群山带走斜阳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用玉壶装上鲁酒,为君送行请君暂且驻马。
把马停放在古树旁,解下锦带挂在横出的树枝上面。
水中尧祠亭歌鼓齐鸣,曲调悠扬远飞云天。
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
我们三人分别相距万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种种。
注释:
鲁郡:即兖州,在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
尧祠:在河南道兖州瑕丘县(今属山东),约在今山东兖州县东北。
《元和郡县志》:“尧祠,在县东南七里,洙水之右。”
杜补阙、范侍御:均李白友人,名字、生平不详。
补阙:是门下省属官,掌管供奉、讽谏。
侍御:御史台属官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之简称。
秋兴:因秋起兴。逸:安逸恬乐。
将:带的意思。
宜:适合,协调。
驻金羁:犹停马。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憩古木:在古树下休息。
横枝:横生的树枝。
歌鼓:唱歌打鼓。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
曲度:曲调。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这里指音乐。
神飙:疾风。
碧海:绿色的大海。
没:消逝。
相失:离散的意思。
茫然:犹惘然,惆怅貌。空尔思:徒然思念你们。尔,指杜、范二人。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秋日送人的诗歌,作者李白的朋友杜补阙和范侍御将要离开。这首诗是在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的秋天创作的,当时李白寄居在东鲁地区。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诗人首先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愉悦感受,与传统的悲秋观念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描绘了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以及主宾们的欢乐氛围。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物行为、音响效果等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的乐观、旷达情绪。随后,诗人描述了送别的时间和景色,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们临别时的深厚情感。最后,诗人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流畅,层次分明,风格明快。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