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上林苑有三十六所离宫,离宫高耸入云,楼台和天相连。月亮在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上流转。美人在烟雾迷茫中带着点点愁绪。自从失宠之后,恩情渐渐淡了,桃李似乎也在春风中为美人今日的孤寂而伤怀。君王的恣意享乐什么时候才到尽头,好让他的车驾早日回到汉宫之中。想象中皇帝的车驾绕着太阳的轨道疾驰行进,锦旗在朝日的彩虹间飘扬。皇帝亲自去细柳营和甘泉宫检阅军队。不知当今的皇帝能不能像周文王那样起用在渭水河畔垂钓的老人,也不知道君王是否能向襄野牧童询问治国之道。真期望能够有那一天,能够和皇帝共宴,归来其乐无穷。
注释:
离宫: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有建章、承光等一十一宫,平乐等二十五馆。
阁道:即复道,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
金舆:天子的车架。回中:汉宫名。
黄道:是古人想象中太阳绕地运行的轨道。
细柳:指军营。
甘泉: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渭川老:指渭水河畔垂钓的吕尚。
襄野童:这里运用的是典故。黄帝出访圣人,到了襄阳城迷路。就向一个牧童问路,又问他治国之道。牧童以“除害马”为喻作答,被黄帝称为“天师”。后来就用以歌咏皇帝出巡。
瑶池宴:瑶池是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地,在昆仑山上。西王母曾于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
《上之回》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宫廷中担任翰林待诏的职务。在这个职位上,他负责撰写诗歌和文章,以供皇帝阅读和赏析。在这段时间里,李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这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之三命意略同,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借古讽今是一种文学手法,通过借用古代的故事、人物或场景,来表达对当代社会或政治现象的批评和讽刺。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借用古代的故事和情节,来暗示和批评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现象。他可能通过描述古代的宫廷行乐场景,来暗指当时宫廷中的虚华和浮夸。他可能通过描绘古代的命运和命意,来暗示当时的政治命运和政治意义。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显示了李白在宫廷中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现象的关注和批评。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也展示了李白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才华。
《上之回》创作背景详情»
《上之回》是一首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诗中通过美人失宠的形象,表达了对唐明皇巡幸游仙、不关心国家事务、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愤懑之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建功立业,并表达了功成身退的思想。
诗中的美人失宠,象征着国家的失宠。唐明皇巡幸游仙,沉迷于享乐,对国家事务漠不关心,不重用人才,这让诗人感到愤懑。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建功立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功成身退的思想,即在为国家做出贡献之后,希望能够安享晚年,不再被权力所困扰。
通过这首诗,诗人抒发了对唐明皇巡幸游仙、不关心国家事务、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愿望,以及功成身退的思想。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下人们对于君主的期望和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
《上之回》简析详情»
此,诗人以周文王与太公为例,暗示汉武帝出游回中的壮丽场面虽然令人羡慕,但却是虚幻的,没有真正的意义。诗人用“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思是说与其追求虚荣的荣华富贵,不如追求真正的智慧和道德。渭川老指的是太公,襄野童指的是周文王的辅佐者。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虚荣和享乐的批判,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人失宠、武帝出游回中的场景,以及对虚荣和享乐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美人和武帝的描写,暗示了人们追求虚荣和享乐的欲望是空虚和无意义的。诗人通过对周文王与太公的例子,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智慧和道德,而不是被虚荣和享乐所迷惑。整首诗以景写情,以情映意,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虚荣和享乐的批判。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